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吹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使草搖動。語出《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伍子胥變文》:「儻被擒獲,百死無生。[偷蹤竊道,飲氣吞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比喻輕微的動靜變化。《水滸傳》第二四回:「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恐怕大膽住下,有些風吹草動,家裡人怪起來沒有回答。」
隱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形體。《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善歌舞,又能隱形匿影。」《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玄宗欲從他學隱形之術,公遠不肯。」
遁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形跡。如:「無所遁形」。
消聲滅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形跡,不使外界得知。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披裘當夏,俗外為心,雖逢季子,不拾遺金,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也作「銷聲匿跡」。
風驚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懼千兵。〔平王1>捉我,事未消寧〕,儻2>被擒獲,百死無生。〔偷蹤竊道,飲氣吞聲3>,風吹草動,即便藏形〕。劍歌已了,更復前行。〔北跨廣陵,南登吳會,關津忽切,州縣嚴加,勒鋪交橫,鎮代相續。潛身避影〕,一步一前,不經旬月之間,即至吳國。一依魚人教示,披髮遂入市中,塗面上〔而行〕,獐狂大哭三聲,東西馳走。 〔注解〕 (1) 平王:?∼西元前516,春秋時楚國國君。熊氏,名居,一作子居,字棄疾,靈王之子。靈王死,詐殺兄公子比、子皙而自立。後恐國人作亂,故施惠於百姓。在位十三年,諡平。 (2) 儻:如果、假若。同「倘」。 (3) 飲氣吞聲:形容含怨抱恨而無法表態發洩。見「忍氣吞聲」。
興雲吐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雲霧。《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比喻法術高明。《孤本元明雜劇.那吒三變.頭折》:「此鬼興雲吐霧莫測,利害利害。」也作「興雲作霧」。
變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化身形。《太平廣記.卷三六八.虢國夫人》:「忽一日,自不覺變身為猿。我父懼而棄我,所以被此僧收養,而至於夫人宅。」《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雲游四海,藏形變身,飛劍擲刀,取人首級。」
喝茅成劍,撒豆成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具有一種神奇、特異的能力。《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知遠軍下有一個使妖兵的人,喚做馬殷,會藏形匿影,喝茅成劍,撒豆成兵。」
冰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涼床。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鍾六月〉:「藏形月府,遁跡冰床。」
銷聲斂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形跡,不公開出現。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宗國亂離,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也作「銷聲匿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