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0.33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積的水池、濁水池。《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唐.劉禹錫〈復荊門縣記〉:「昔飲于洿,夏溷冬枯;自公感通,沸生兮。」
僦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租屋居住。唐.段安節《樂府雜錄.篥》:「不數月,到京,訪尉遲青,所居在常樂坊,乃側近僦居。」
篳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古代胡人的吹奏樂器之一。以竹或木為管,蘆葦或麥秸製哨子為吹嘴,全長七寸,狀似胡笳,歷史發展過程中孔數不一,其聲甚悲。亦為日本雅樂使用樂器之一。也稱為「悲栗」、「悲篥」、「悲慄」、「栗」、「笳管」。
颼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風聲。唐.李頎〈聽安萬善吹篥歌〉:「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唐.李白〈明堂賦〉:「颯蕭寥以颼飀,窅陰鬱以綿密。」
栗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冷。《詩經.豳風.七月》:「一之日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宋.范成大〈思佛亭曉望〉詩:「栗烈剛風刮病眸,登臨何啻緩千憂。」也作「慄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篥」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柄。唐.李賀〈申胡子篥歌〉:「朔客騎白馬,劍弝懸蘭纓。」
清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宋時以笙、笛、篥、方響、小提鼓、拍板、劄子等合奏的器樂。樂聲輕細。
拜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謝客人。唐.李賀〈申胡子篥歌.序〉:「命花娘子出幕,裴回拜客。」《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他卻興頭的了不得,出來拜客。」
滯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結於胸中之氣。唐.羅隱〈薛陽陶篥歌〉:「高飄咽滅出滯氣,下感知己時橫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老先生尊容滯氣,應主人眷不寧。然不是生成的,恰似有外來防礙,亦可趨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