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年窗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長期閉門苦讀。元.關漢卿《蝴蝶夢.楔子》:「父親母親,你孩兒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你為甚在十年窗下無人問?只圖個一舉成名天下知。」也作「十年寒窗」。
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科舉時代對秀才的通稱。《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甯疑為赴試諸生,而聽其音聲,殊不類浙。」
三牲五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豐厚的飲食。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三牲五鼎供朝夕,須勝似啜菽并飲水。」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二五齣:「我和你只為圖著孩兒三牲五鼎,心中增了許多離緒。」
百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各種雜技的表演。唐.劉晏〈詠王大娘戴竿〉詩:「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干妙入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一日,趙琮又到長安赴試去了,家裡撞著迎春日子,軍中高會,百戲試呈。」
彬彬文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采與質樸均備。後用以形容舉止文雅有禮。參見「文質彬彬」條。《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七.繡襦記.催子赴試》:「知本末,重綱常,彬彬文質好行藏。」
戴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用力於此學,為集樸學吳皖兩派之大成者。三十八歲時以舉人充任四庫全書編纂官。戴震雖以學問名世,但歷次赴試皆不第,後得賜同進士出身,改翰林庶吉士,乾隆四十二年卒於官。戴震生當對宋代理學反動的乾嘉時代,凡言性言理者皆受「枯薄無本」之譏。戴震的義理不從程、朱的觀點出發,而是從訓詁來支持他的義理系統,晚年成《原善》、《孟子字義疏證》二書,亦頗以此自豪,為時人皆尊其考證而輕視義理,章學誠云:「凡戴君所學,深通訓詁,究於名物、制度,而得其所以然,將以明道也。時人方貴博雅考訂,見其名物、制度有合時好,以謂戴之絕詣在此。及戴注《論性》、...
成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獲得美名。舊指科舉中第。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你為甚在十年窗下無人問?只圖個一舉成名天下知。」《紅樓夢》第八回:「秦鐘此去,學業料必進益,成名可望。」
錢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起  生平事蹟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七年(748)進士,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後任司勳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與韓翃、李端、盧綸等號稱大曆十才子。其詩以五言為主,自稱“五言長城”,又與郎士元齊名,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無錢、郎賦詩送別,則為時論所鄙。題材多偏重於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音律和諧,時有佳句。  錢起當時詩名很盛,其詩多為贈別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與社會現實相距較遠。...
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婦人的尊稱。明.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老漢既忝在鄰舍,秀才但放心前去,不揀有甚欠缺,或是大員外、老安人有些疾病,老漢自當早晚應承。」《紅樓夢》第六三回:「尤老安人點頭道:『我的兒,倒是你們會說話,親戚原是該的。』」
安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宿、居住。元.白璞《東牆記.楔子》:「生云:『……敢問公公,有房舍借一間小生借居,待來春赴試。』淨云:『足下既要安住,老夫有一小頑,名曰山壽,就托足下教訓攻書。』」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我此一來專為要見謝金蓮而來,不想他嫁了人,哥哥便留我在書房中安住,也沒什麼興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