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夫妻。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前車已覆須明鑒,休得要無益輕生絕大綱。」
烈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義輕生而願殺身成仁的人。《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我這劍要賣與烈士,大則安邦定國,小則禦侮扞身,您孩兒每識個甚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財重義的俠士。同「俜」。《說文解字.丂部》:「甹,俠也。三輔謂輕財者為甹。」清.段玉裁.注:「今人謂輕生曰甹命,即此甹字。」
顏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體面、名譽。《元史.卷一二八.相威傳》:「仍喻相威曰:『朕知卿不惜顏面。』」《紅樓夢》第三三回:「大約我近年於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剋奪之權,致使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游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交遊、重義氣、能救困扶危的人。[例]古代的游俠都是些重允諾,輕生命的人物。
朝聞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聽到道理,晚上就用以改正自己的缺點。比喻人能勇於改過。《晉書.卷五八.周處等傳.史臣曰》:「朝聞夕改,輕生重義,徇國亡軀,可謂志節之士也。」金.侯善淵〈沁園春.道德陰符〉詞:「背覺合塵,朝聞夕改,馬劣猿顛難捉擒。」
輕身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在乎生死而重視正義公理。《抱朴子.內篇.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漢.申屠蟠〈奏記外黃令梁配〉:「當時聞之,人無勇怯,莫不張膽增氣,輕身重義。」也作「輕生重義」。
殉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全志節而死。《晉書.卷八十九.忠義傳.贊曰》:「重義輕生,亡軀殉節。」《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親家,我仔細想來,我這小女要殉節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罷!」
張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字象文,清河人,初與許棠、張喬齊名,登乾寧二年進士第,為校書郎、櫟陽尉、犀浦令。入蜀,拜膳部員外,終金堂令。 著作: 《全唐詩》詩ㄧ卷。 詩賞: 《經范蠡舊居》張蠙「一變姓名離百越,越城猶在範家無。 他人不見扁舟意,卻笑輕生泛五湖。」
中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世間。晉.陸機〈文賦〉:「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南朝齊.謝朓〈始出尚書省〉詩:「中區咸已泰,輕生諒昭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