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有餘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獄官太過草率不人道,因為他們一方面害怕執法有過失受到處分,一方面為了順利結案,於是對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強認罪。以這種不當手法取得的供詞,即使最後是由咎繇來斷案,也會認為人犯實在罪惡深重,連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夠聽取各方諫言,廢除嚴苛的刑罰,讓天下回歸太平。「死有餘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
檀木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殘酷刑具。以兩根木棍及繩索夾緊犯人腿部逼供,始於南宋理宗時。《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們衙門裡拿到了強盜、賊,穿著檀木靴還不肯招哩!」也稱為「夾棍」。
大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施重刑的刑具。[例]古裝劇中的罪犯堅稱冤枉,不肯認罪,縣太爺只得好請出大刑逼供
刑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問口供時以刑具逼供。《福惠全書.卷一二.刑名部.問擬》:「不煩刑訊,供吐如畫。」也作「刑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