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攬包辦。《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包龍圖道:『莫非是你包攬官司,教唆他的?』」《六部成語註解.戶部》:「包攬:包攬,攬管也。一鄉之中,或紳士里正之輩,專管包納民人錢糧之事。」
分路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主簿。俄為從事中郎。 〔注解〕 (1) 洛陽: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2) 豐沛:沛縣豐邑,位於今江蘇省西北,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後人因此稱帝王的故鄉為「豐沛」。 (3) 揚鑣:揚起馬銜,比喻驅馬前進。鑣,馬口中所含的鐵環。鑣,音ㄅ|ㄠ。〔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列傳.河間公齊》
脫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身逃走。《福惠全書.卷七.錢穀部.比較》:「而奸里正藉多人廝混,或深夜訊責之難清,或乘間脫逃而漏卯。」
里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里正的別名。參見「里正」條。《舊唐書.卷五七.劉文靜傳》:「張長遜,雍州櫟陽人也。隋代為里長,平陳有功,累至五原郡通守。」《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原來宋家也是個大戶,有體面的,老兒曾當過里長,兒子怎肯把父親在尸場剔骨。」
父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如今之鄉鎮村里長。《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唐.徐彥.疏:「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辨護伉健者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馬。」
揚鑣分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主簿。俄為從事中郎。 〔注解〕 (1) 洛陽: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2) 豐沛:沛縣豐邑,位於今江蘇省西北,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後人因此稱帝王的故鄉為「豐沛」。 (3) 揚鑣:揚起馬銜,比喻驅馬前進。鑣,馬口中所含的鐵環。鑣,音ㄅ|ㄠ。〔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列傳.河間公齊》
山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寺院。《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好啊!出家人幹得好事,敗壞山門,我與你到里正處去講。」
仵作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殯葬行會的人員。負責檢驗、殯殮屍體。《水滸傳》第三回:「一面教拘集鄭屠家鄰佑人等,點了仵作行人,著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廂里正,再三檢驗已了。」《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安撫俱將各人供狀立案,次日,差縣尉一人,帶領仵作行人,押了高氏等去新河橋下檢屍。」也作「忤作行」。
高臺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明鏡高懸」。見「明鏡高懸」條。01.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若還把我拖翻,便叫高臺明鏡,小人也不是都官,也不是里正,休將屈棒,錯打了平民。」 
裹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巾包頭,也指頭巾。唐.杜甫〈兵車行〉:「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