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蕭麗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的風潮。有些學者把女作家在台灣引領文壇的現象分為三個時期,其中,一九七O年代中葉到八O年代初期是「閨秀文學」席捲文壇的時期,所謂「閨秀文學」,是指當時女性作家的小說內容多半著墨於男女情愛和婚姻問題,在這批「閨秀」作者中,蕭麗紅深受注目。蕭麗紅的作品只有五部,書中主角都是女性,她企圖寫出女性一生的情愛糾葛和對鄉土的眷戀。這樣軟調的書寫內容讓蕭麗紅的作品十分受到歡迎,受到一般社...
朱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她作品前後期題材的巨大改變,使她成為文學評論者絕佳的討論對象。 寫作風格朱天心早期創作通常被歸類為「閨秀文學」派,直到1989年出版的《我記得……》之後,寫作風格和題材大幅轉變,此後她的創作往往和時事、政治緊密結和,與另一位常以小說和政治、文化論述尖峰對話的作家李昂一樣,朱天心1980年代末期以來的小說往往招惹爭議,但無論就題材或技巧而言,朱天心的小說都進一步開展了台灣女性小說的空間。她的重要作品有《我記得……》、《古都》、《漫遊者》等。 著作《方舟上的日子》,短篇小說集(言心1977版,時報1979版,三三1988版,...
蘇偉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54年生於台灣,祖籍廣東番禺。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畢業。四年軍校和八年軍旅背景使得蘇偉貞早期的小說有濃厚軍方小說氣氛,短篇創作連獲1982、1984、1985國軍文藝獎小說獎。不過, 蘇偉貞真正引起台灣文壇注意,應算在1980年代初期所謂「閨秀文學現象」之時。當時,《聯合報》、《中國時報》兩大報的小說獎項紛紛由年輕女作家奪得,蘇偉貞發表的〈紅顏已老〉、〈陪他一段〉、〈世間女子〉以特殊寫作風格刻畫男女情愛,評論家王德威在1996年蘇偉貞得獎小說選集(台北:麥田)的序裡指出,蘇偉貞「要探勘的是(女性)情欲流淌、永不確定的抽...
高貴優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尚尊貴、優美清雅。如:「她的舉止高貴優雅,穿戴得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他人的敬禮或禮物。《紅樓夢》第六二回:「王夫人有言,不令年輕人受禮,恐折了福壽,故皆不磕頭。」《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姑娘是位施恩不望報的英雄,況又是輕年閨秀,定不肯受禮。」
名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門閨秀。如:「名閨時媛」。
花菴詞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朝黃昇編,二十卷。前十卷稱為「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起自唐朝李白,終至北宋王昴。末附方外、閨秀詞各一卷;後十卷稱為「中興以來絕妙詞選」,選錄南宋人作品。本書擇取嚴謹,所附之詞人小傳及評語,皆有可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