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成作戰的陣式。陳,音ㄓㄣˋ,通「敶」(今作「陣」)。 (4) 薄:迫近;侵犯。 (5) 元戎:陷陣用的大型戰車。 (6) 啟行:開路。一說:突破敵軍的行陣。行,音ㄏㄤˊ。 (7) 先人:搶在敵人之先,發動攻擊。 (8) 奪人之心:奪敵戰鬥之心。 (9) 乘:侵陵、掩殺。 ◎2《左傳.文公七年》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晉,曰:「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郤之難。」乃多與之徒衛。穆嬴日抱大子以啼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將焉寘此?」出朝,則抱以適趙氏,頓首於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雖終,言猶在耳,而弃之...
出生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語出《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後形容不避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舊五代史.卷四六.唐書.末帝本紀上》:「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軍士從我登陣者多矣。」《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反不及女巫耶?」
鎧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金屬片綴成的戰服,用來防止兵器穿刺。[例]戰士身披鎧甲,奮不顧身的衝鋒陷陣,終於擊潰敵軍,獲勝歸來。 ◎
斬將搴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勇猛善戰或鏖戰沙場。《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陷陣卻敵,斬將搴旗。」《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即使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也作「斬將奪旗」。
氣貫長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勢旺盛,能貫穿長虹。如:「他衝鋒陷陣,氣貫長虹,銳不可當。」
衝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入敵陣衝殺。[例]衝鋒殺敵、衝鋒陷陣
樽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旟怒曰:「趙庶人1>聽任孫秀2>,移天易日,當時喋喋3>,莫敢先唱4>。公蒙犯矢石,躬貫甲胄,攻圍陷陣,得濟今日。計功行封,事殷未遍。三臺納言不恤王事,賞報稽緩,責不在府。讒言僭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
赴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甯戚善於開墾種植,開發地利,可以立為大司田;王子城父善於領兵,能夠激勵士氣,讓士兵們不畏死亡,衝鋒陷陣,可以立為大司馬;賓胥無決斷獄訟十分公正,不會濫殺無辜,可以立為大司理;東郭牙能夠犯顏直諫,不怕得罪君王,可以立為大諫之官。論到管仲自己時,他認為上述五人,每個人個別的才能都比自己強,但若桓公想要稱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管仲的意思,授予五人官職,讓他們聽命於管仲,為齊國效力。其中描述王子城父時,原文就用了「視死如歸」,後來「視死如歸」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無所畏懼。
折衝俎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策五》中蘇秦遊說齊閔王時,也提到攻戰的主要方法並不是用兵,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宴席之間攻拔;百尺的陷陣戰車,也可以在臥席之上摧毀。意思和《晏子春秋》是一樣的,都在說明不需動用一兵一卒,在杯酒之間,就可以挫退敵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