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3.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風。《晉書.卷五四.陸機傳》:「落葉俟微飆以隕,而風之力蓋寡;孟嘗遭雍門以泣,而琴之感以末。」唐.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詩:「是夕涼飆起,閒境入幽情。」
繞樑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儷,三日不絕。」 譯文:從前有個名叫韓娥的歌著向東要到齊國去,中途,糧食吃完了。經過雍門時,便以賣唱換取食物。她離去後,歌聲仍繞著屋樑間迴盪三天而不散去。 2.語譯  歌聲迴盪在屋樑間不散去。形容樂音之美,令人回味不盡。 3.故事內容 傳說戰國時期,...
鬻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歌、賣唱。《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劉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兩種是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來進行封建倫理道德的說教。但如《新序》的“葉公好龍”,《說苑》的“雍門子周說 孟嘗 君”等,都是很有意義的故事,廣為傳誦。後者則專門記錄有通才卓識、奇節異行的女子的事蹟,如“孟母教子三遷”、“醜女無鹽說齊宣王”等,常被後人稱引。這部書文筆樸素,敍事簡約,是魏晉小說的先導。劉向在典校古籍時,撰有《別錄》。後來,他的兒子劉歆以《別錄》為基礎撰成《七略》,這是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原書已不存,清代洪頤煊、馬國翰、姚振宗有輯本。班固因《七略》而成《漢書•藝文志》,可從中見《七略》之梗概。原有集六...
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食。《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月不絕。」
聲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1>學謳2>於秦青3>,未窮青之技,自謂盡4>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5>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9>。薛譚乃謝10>求反11>,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韓國有個女子韓娥,擁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齊國,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因為旅費用盡,於是賣唱以賺取食物。她的歌聲極為優美動人,即使在她離去以後,人們都覺得歌聲依然繚繞在城門的梁柱之間,持續了三日都沒斷絕,就好像韓娥還未離去。《列子》文中是以「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
歌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1>學謳2>於秦青3>,未窮青之技,自謂盡4>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5>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9>。薛譚乃謝10>求反11>,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
遏斷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1>學謳2>於秦青3>,未窮青之技,自謂盡4>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5>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9>。薛譚乃謝10>求反11>,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
餘妙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韓國有個女子韓娥,擁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齊國,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因為旅費用盡,於是賣唱以賺取食物。她的歌聲極為優美動人,即使在她離去以後,人們都覺得歌聲依然繚繞在城門的梁柱之間,持續了三日都沒斷絕,就好像韓娥還未離去。《列子》文中是以「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