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三國魏音韻學家,曾任左校令。著《聲類》十卷,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區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為漢語史上最早的韻書。書已不傳。
限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舊時作詩的遊戲規則。限定只在某個韻部中用韻,甚至在某韻部中只用幾個字作韻腳。《紅樓夢》第五○回:「好姐姐妹妹,讓我自己用韻罷,別限韻了。」
李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代聲韻學家。曾訂正孫愐《唐韻》,撰《切韻》十卷。重新編排韻部,使韻部排列分別以類相從;又使四聲次序相配齊整,奠定《廣韻》二百零六韻的基礎。書已亡佚。
中原音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元周德清著,分為北曲的韻譜及正語作詞起例兩部分。韻譜係由作者根據元曲作品,以北方語音為準的實際用韻歸納而成,分為十九個韻部,並把平聲字分為陰平、陽平兩類,入聲字派入平、上、去三聲,為北曲最早的韻書,對後世音韻學的影響很大。
中州音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一卷,元卓從之撰。依據中原音韻逐字注解而別有增益。分十九韻部,為南曲曲韻專書。
中州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代戲曲韻文所根據的韻部。大致反映的是元代北方的語音系統,由於其分別尖團音最為清晰,故為重視咬字的戲曲念白所廣泛應用。
窄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韻中含字最少的韻部。宋.歐陽修《六一詩話》:「聖俞戲曰:『前史言退之為人木強,若寬韻可自足而輒傍出,窄韻難獨用而反不出,豈非其拗強而然與?』坐客皆為之笑也。」
陰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元代陰時夫所訂的韻部。宋以前韻書皆沿襲切韻,分二百六部。平水人劉淵重刊禮韻略,歸併為一百七韻,元時陰時夫兄弟作《韻府群玉》,始併為一百六韻。
狹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韻書中字數較少的韻部。宋.孔平仲《珩璜新論》卷四:「退之詩好押狹韻,累句以示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