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0.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揮毫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倚馬成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才堪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倚馬雄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才高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倚馬才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方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筆畫的形體之一。也就是每一筆畫在碰到下筆收筆、轉折或是頓筆等地方,都是利用迴筆或是按筆頓筆,把它寫成帶有稜角的形狀使筆畫看起來方銳,而為著配合這種筆畫,在整個字的間架上,也就需要以方挺的結體來配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