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來犀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uceos rhinoceros
體長91~125公分,雌鳥體型較小,為最大型的犀鳥之一。啄巨大略下彎,象牙白色,上有一個巨大的橘黃色盔凸,後端至頭頂,前端往上翹。腳粗而有力,灰色。眼圈裸露,雄鳥黑色,雌鳥紅色。頭、胸及身體背面黑色,下腹部白色,翼寬圓,黑色,在飛行時相對於白色的腰和有黑色橫帶的白色尾羽,形成明顯的對比。
共3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馬來亞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及爪哇。
棲息於平地以及低海拔山區的常綠闊葉林,喜歡在原始森林裡大樹的樹冠層活動,雖然體型龐大,但可靈活的在樹枝間做長距離跳躍。飛行時可聽到強而有力的拍翅聲,並常發出類似喇叭的叫聲。通常單獨或是成對活動,但是當有結實累累的大樹提供充足的食物,則成群覓食。主食是植物果實,也會吃小型鳥類和其它小動物。繁殖期2~6月,於天然樹洞中築巢,巢洞位於離地高9~15公尺的樹幹上,因鳥坐巢時,雄鳥會將巢洞口封住,僅留一小孔供餵食用,每窩產1~2枚白色的卵。
鳥綱(Class Aves)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犀鳥科(Family Bucerotidae)
董總(馬來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於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成立。組成董總的是各州華校董聯會或董教聯合會,董聯會以華文獨中董事會及華文小學董事會為主要的成員,董教聯合會除華校董事會外,亦包括華校教師公會為會員。各州華校董聯會及全國華校董總是註冊社團,而各校董事會則為教育法令下的一個組織。董事會的成員一般包括贊助人、校友、家長及地方上各民族教育的各階層、各行業人士。
  就組識結構來看,董總具有龐大的社會基礎,是維護和發展民族教育的重要華僑團體。華校董事會是華校的袱姆,沒有華校董事會就沒有今日的華校。長期以來,華校董事會為民族、國家栽培人才,協助馬國政府分擔教育責任。
〔拉薩克報告書〕(馬來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薩克報告書〕為一九四九年馬來亞聯邦成立後所制定的第一個有關教育改革的文件;後由首任教育部長阿都拉薩克於一九五六年正式提出,當今馬來西亞的教育制度,在此報告書中已顯出輪廓。
  該報告書的主要建議如下:(1)教育部長應主持一般性的教育政策,並且將負責中等教育、師資訓練暨其他教育事務;(2)設立地方教育當局,負責初等教育與職業教育;(3)設立獨立的督學團;(4)統一教師職業的計畫;(5)在所有學校設立董事會,負責監督;(6)只有兩種學校─獨立小學或補助小學,獨立中學或津貼中學,所有接受補助或津貼的學校,津貼金應受同等待遇;(7)改變現有小學為國民學校(巫文為教學媒介)及國民型學校...
馬來人(Malaysia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色鳥(馬來擬啄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galaima oorti
體長20公分。體型圓胖,頭部特別大,喙粗厚,呈鉛灰色,腳灰色,身體大部分為綠色,前額和喉部為黃色,眼先和前頸部具紅斑,頭部其他部分則為藍色。
共5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國東南部、馬來半島、台灣、海南島及印尼。
棲息於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和次生林中、上層。多單獨活動,行動笨拙,翼稍短不善飛行,通常只做短距離移動,平時不好動,羽色具保護色的功用而不易被察覺。雜食性,但以漿果為主要食物。叫聲為單音的“kwo, kwo-kwo-kwo…”聲。巢洞鑿於樹上,洞口頗大。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鬚鴷科(Family Capitonidae)
馬來(Mal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下馬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捕獲。如:「這個難纏的傢伙,只有你有辦法拿下馬來。」
2.收服。《紅樓夢》第二○回:「誰不幫著你呢!誰不是襲人拿下馬來的!」
馬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全身色黑,鼻部為灰褐色,喉有新月形白斑紋,晝伏夜出,喜食白蟻、蜥蜴。原產於馬來半島。
〔達立報告書〕(馬來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立報告書〕是一九六○年以當時教育部長拉曼達立為主席的「教育政策檢討委員會」,依〔拉薩克報告書〕實施經驗檢討結果而撰成的報告書。
  報告書中對於〔拉薩克報告書〕所建立的措施均表示滿意,因而提出其主要的建議如下:(1)設立一種新的後期小學(後來改稱補習中學),俾將離校年齡提高到十五歲,使無力進入學術性中學的小學生,再受三年補習教育而側重職業陶冶;(2)由一九六二年起,實施普遍的免費小學教育,而教育部長有權宣布免費的小學教育為強迫性質者;(3)津貼小學,將被供給適當訓練的教師,改稱為國民小學或國民型小學,必要時,小學應合併而成為更有效的單位;(4)津貼小學及中學,仍保留其自動升級...
〔巴恩報告書〕(馬來西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馬來西亞暫時接受英國統治,至一九四九年先行成立馬來西亞聯邦,迨至一九五七年才正式獨立。
  馬來西亞內的民族非常多元,其中包括土著民族(包括依班人、卡達山人及馬來人等)占總人口百分之五十九,華人約占百分之三十二,印度人約占百分之八點二,其他人種約占百分之○點八,因此語言包含有馬來語、中國語、英語、淡米爾語(印度族語)等,故而統一教學語言是馬國政府的重要問題。〔巴恩報告書〕即是在一九五○年所發表有關教育語言統一化的政策報告書。
  馬來西亞在一九四九年成立聯邦,自政府成立後,為了推行教育民族化,乃委託巴恩組織委員會,專門探討以馬來文小學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