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民雄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縣立民雄農業職業學校」。民國五十一年三月,曾柱校長榮退。六月張石山先生繼任校長,至五十三年開始招收高農部三年制學生。僅設農科。五十四年增設園藝科及畜牧獸醫科,五十六年八月再增設農產製造科。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為配合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五年制農科停止招收,本校升格改為「台灣省立民雄高級中學」。開始招收普通科高中生。張石山先生奉派為改制後綜合高中首任校長。原有高級農業各類科仍繼續兼辦。計設有農藝科、園藝科、畜牧獸醫科、農產製造科等。民國五十八年八月,張石山校長調職他校。李士崑先生接掌,本校此時正值發展高中部普通科蓬勃時期...
稻田轉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農業政策。政府鑑於近年來稻米生產過剩,每年卻從國外進口大量雜糧,消耗巨額的外匯,因此政府乃於民國七十二年擬訂計畫,積極推動稻田轉作雜糧或其他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如蔬菜、水果等,以解決稻米的生產過剩問題,並節省雜糧進口外匯、提高農民所得。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維持國內稻米供需平衡、穩定市場糧價,推動稻田轉作休耕政策。」
台北市立松山工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設立臺北市立初級農業職業學校,並由陳炳禧校長兼掌校務,五月三日始建校舍並定為校慶1955年,增設高農部園藝科、農村家事科、綜合農業科、農產製造科,同年十月更名為臺北市立農業職業學校,成立四健會,指定成為美援示範學校1959年,停辦初農部1961年,增設初中部。1964年,更名為臺北市立高級農業職業學校1967年7月,初中部與高農部劃分為兩校,初中部在原校址發展為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1968年,
農地重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提高農地的經濟效益而將某一區域內的全部耕地重新整理、規劃,並改善水渠、道路等周邊設備,以增加生產,促進農地利用的系列工作。[例]自從農地重劃後,這個地區的生產力大大提高了。
生態農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換進行生產,轉化效率較低,農作物產量降低。如果沒有大量土地或其他措施為農田提供有機肥料,很難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產量。 中國已開始生態農業的研究和試驗,對生態農業的主張與國外學者不完全一樣﹐目前正在討論探索。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利用系統工程法,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技術結合,順應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規劃出的農業生產體系,稱為生態農業。此一名詞最初由美國土壤學家W. Albreche於1970年提出,1981年英國農學家M.Worthington明確訂定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
產業道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為便利鄉鎮村里與產業地區間農產及生產資材之運輸,並為開創農村繁榮及提高農民所得之基層建設。
農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農業生產所使用的器具。[例]良好的農具,有助於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
農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農業有關的法令、政策等。[例]我國的農政目標,在穩定農業生長、提高農民所得、增進農民福祉。
轉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提高農民收入及土地生產效益,將不適合種植該作物的田地改種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
農業機械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採用機械工具取代人力,進行各種整地、播種、施肥、施藥、灌溉、中耕、收穫、乾燥、調製等作業,以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的生產方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