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仗。《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四折》:「卻怎麼鬧駢闐車馬嘶,擁幢道列旌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旌旗與符節。指將帥的指揮。唐.李華〈韓國公張仁愿廟碑銘〉:「瞻我節,以為進退。」
之即去,招則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動。全句指斥退我,我就離去;招喚我,我還要來。宋.辛棄疾〈沁園春.杯汝來前〉詞:「杯再拜,道之即去,招則須來。」
將軍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碑,有二,一為雲將軍李思訓碑,開元八年立,載李思訓事跡;一為雲將軍李秀碑,記李秀生平。均為李邕撰文並行書,書家甚為珍視。也稱為「雲碑」。
出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持旌出任太守。原指阮籍受排擠才出任始平太守。語本《文選.顏延之.五君詠五首之四》:「屢薦不入官,一乃出守。」後以一出守指京官外任。唐.柳宗元〈為劉同州謝上表〉:「豈意天聽忽臨,鴻恩薦及,八命作牧,一出守。」
疾風勁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風勁草」原作「疾風知勁草」。據《東觀漢記.卷一○.王霸列傳》載,新朝王莽末年,劉秀起兵反抗暴政,王霸在他經過潁川時,和幾個朋友一起加入他的下。開始的幾次戰役都進行得很順利,可是在軍隊進入河北後遭到挫敗,當時和王霸一起加入的朋友紛紛離去,於是劉秀對王霸說:「從潁川開始跟隨我的人都離去了,只有你還在,這證明了『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的道理。」後來「疾風勁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才能考驗出人的堅強意志和節操。出現「疾風勁草」的書證如《周書.卷三四.裴寬列傳》:「太祖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配與、給與。《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下。」
雷厲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飛,日月所照;天戈所,莫不寧順;大宇之下,生息理極。」 02.清.龔自珍〈皇朝碩輔頌序〉:「聲靈則雷厲風飛,景運則天翌神贊。」 參考詞語︰風行雷厲注音︰ㄈㄥ ㄒ|ㄥˊ ㄌㄟˊ ㄌ|ˋ漢語拼音︰fēng xíng léi lì釋義︰即「雷厲風行」。見「雷厲風行」條。 01.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二.徽宗皇帝諸閣支降御筆》:「昭回之祕天所示,風行雷厲動一世。」 02.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九齣》:「官差緊者,為黃巾鉤黨嚴者,風行雷厲莫停者,怕鼠竄掉頭者,東溪望望忙行也。」 參考詞語︰風飛雷厲注音︰ㄈㄥ ㄈ...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遂、舒服。〔參考資料〕 清.劉坤一〈復郭善臣書〉(據《劉坤一遺集.書牘.卷一一》引)敵情既難逆料,下詎可刻離?萬一有警,雖在寧得信,可以朝發夕至,而軍情眴息千變,深恐各營散漫,貽誤事機。兄與弟肝膽至交,何敢危詞聳聽,實緣軍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龍驤,且自來責備之嚴每在賢者。前此欽奉上諭,十月皇太后六旬慶典,尚停點景誦經,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為人指摘。用敢布其腹心,為此不情之請。可否俟防務稍鬆,再行回秣。
疾風知勁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疾風勁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疾風勁草」原作「疾風知勁草」。據《東觀漢記.卷一○.王霸列傳》載,新朝王莽末年,劉秀起兵反抗暴政,王霸在他經過潁川時,和幾個朋友一起加入他的下。開始的幾次戰役都進行得很順利,可是在軍隊進入河北後遭到挫敗,當時和王霸一起加入的朋友紛紛離去,於是劉秀對王霸說:「從潁川開始跟隨我的人都離去了,只有你還在,這證明了『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的道理。」後來「疾風勁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才能考驗出人的堅強意志和節操。出現「疾風勁草」的書證如《周書.卷三四.裴寬列傳》:「太祖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