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0.06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洋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蘑菇科蘑菇屬。子實體幼時球形,成熟時傘形,蕈蓋呈褐色。菌褶初為白色,後變為赤褐色或黑褐色。柄白色,上部具菌輪。子白粉狀或呈黑褐色。可供食用或製成罐頭。原產歐洲,現多人工栽培。
苔蘚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上生長的綠色植物中最原始的一類。約二萬種。植株多矮小,喜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生活史中以獨立生活之配子體為優勢,子體寄生於配子體。包括苔類、蘚類及角蘚類三大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和維管束組織。覆蓋在岩石、林木及落葉層上,具有保存水分及減緩水土流失的功用。也稱為「蘚苔植物」、「苔蘚」。
扁葉鐵扇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鐵線蕨的葉片通常為叢生,成掌狀圓扇形,二至三回的二叉分枝,其葉柄堅韌而光滑。 果實扇葉鐵線蕨通常以子繁殖。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48。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6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扇葉鐵線蕨英文關鍵字:Adiantum flabellulatum Linn.
天草鳳尾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右。天草鳳尾蕨的頂羽片屬於披針形,而其側羽片則為羽狀深裂或不規則的半邊羽裂狀。 果實天草鳳尾蕨通常以子繁殖,其子囊堆為線形,一般位於裂片兩側的邊緣處。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38。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64。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
翅柄三叉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及線形至長橢圓形的胞子葉兩種型態,葉緣一般為裂片波狀或全緣,而其葉軸具有翅。 果實翅柄三叉蕨一般以子來繁殖,而其子囊群大,通常為圓形,密生於葉片之背面小脈的末端處,而其褐色的膜形貌則為圓形至腎形,屬於膜質,全緣。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65。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72。 關鍵字中...
細葉複葉耳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複葉耳蕨的葉片為五角形,屬革質,具有紫黑色的長葉柄,通常為二至三回的羽狀複葉。 果實細葉複葉耳蕨具子,其子囊群為圓形或腎形,一般遍生於小脈,具膜。 應用細葉複葉耳蕨之植株可作為園藝之用,而其幼葉可供食用,另外其亦可將之用於入藥。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76。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
南洋山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片一般長可達120公分左右,而寬約在10~15公分左右。 果實南洋山蘇的果實一般生長於葉背處,為子囊群長線形,位於葉軸側脈的上側且相當貼近葉脈,長度通常不超過葉軸至葉緣的二分之一,朝向葉尖處開裂。 應用南洋山蘇可種植於地面、附植於蛇木板、蛇木柱、樹幹、假山岩壁或盆栽之上,其葉簇全年為青翠色。南洋山蘇的嫩葉可作為蔬菜食用,滑嫩而可口,目前台灣多將其作為蔬菜大量專業栽培。南洋山蘇亦可入藥。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69。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
桫欏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富含腐植之土壤上。此種植物的莖非常短,沒有直立的主莖,葉柄是褐色,大約長35-42公分,具有光澤,子囊群位在小脈中段,不具膜,葉脈游離,單叉。 南洋桫欏(註2)1. 本植物與筆筒樹相當類似,兩者都具有高挺直立的主幹,莖頂密生淡褐色鱗片,也都生長在潮濕、向陽光的破壞地,從世界地理分布來看,筆筒樹屬於亞熱帶雨林,所以在台灣有筆筒樹的地方,大概就是亞熱帶潮濕的環境,而南洋桫欏則屬於熱帶雨林高山雲霧帶闊葉林(分布在菲律賓、北婆羅洲、台灣見於浸水營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蓎蒙:植物名。松蘿科松蘿屬,「松蘿」、「女蘿」之古稱,參見「松蘿」條。《玉篇.艸部》:「蓎,蓎蒙,女蘿。」
鳳尾蕨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見。這種植物的葉子再逐漸老化腐朽時反而會促進不定芽發育生長,最後形成許多新的植株。而且最特別的是,子囊幾乎無柄,環帶位置與細胞數目都不固定,此特徵在近代蕨類中不但很不尋常而且是唯一的柄。(註2) 金粉蕨本植物是最具有景觀價值的原生蕨類,因為生於葉背的子囊群非常討喜,株高約50-60公分,葉片分裂程度也很細微。而且本種的質地厚實,比一般蕨類耐乾旱,這是鐵線蕨類無法相比的,在應用上可以當作較為精緻小前院的前景。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北達印度北部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