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裝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幌子,酒店的旗幟。裝幌子比喻人專飾外表,擺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裝幌子、支空頭、偷天換日的拐,歷任以來,也不知夾死了多少!」也作「裝門面」、「裝點門面」。
剪子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風箏時,在竹竿上斜綑一根小木,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線,稱為「剪子股」。《紅樓夢》第七○回:「這裡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綑剪子股的。」
冬蟲夏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真菌門子囊菌類麥角菌科蟲草屬之昆蟲病原真菌,寄生於鱗翅目、鞘翅目之幼蟲。冬季菌絲侵入蟄居於土中幼蟲體內,使蟲體死亡,充滿菌絲,是為「冬蟲」,子囊菌之子座於夏至前後自寄主幼蟲頭部鑽出蟲體稱為「夏草」。菌體形似棒或樹枝,多生長於潮溼的森林中,國人視為珍貴藥材。如:「中醫認為冬蟲夏草是溫和的補藥。」簡稱為「蟲草」。
包攬詞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人包辦訟事從中圖利。《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訪得潘自業(即潘三)本市井奸,借藩司衙門隱佔身體,把持官府,包攬詞訟。」
扑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鞭、打。如:「扑撻嫌犯,極不人道,又常造成冤獄,現代文明國家早已廢止。」
踏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技藝表演。表演者將雙腳分别綁在木上的表演。參見「踏高蹻」條。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鼓板、踏蹺、撲旗。」也作「踏高蹺」、「踏高蹻」、「踩高蹻」。
頂名冒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頂替、冒用他人的姓名。《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係外鄉光,頂名冒姓,理合據實回明,另緝審結云云。」
打下馬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剛下馬到任時,即大施威勢,部屬若有藉口違牾,即加以責打。後用以形容官吏初上任即借故為難部屬,使人畏懼,以樹立權威。《福惠全書.卷二八.郵政部.總論》:「一日總河下班書吏,挾紙牌乘傳至,先命一夫馳馬執棒而來,名曰『巴』,……遂執所攜巴而毒毆之,名曰:『打下馬威』。」
混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亂打。《紅樓夢》第四八回:「也沒拉倒用板子子,就站著,不知拿什麼混打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
球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場兩邊作為射球目標的門框。如足球、曲球的球門,球射入對方球門即得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