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67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跨江蘇、浙江兩省,面積約二千四百平方公里,湖水東溢為黃、吳淞諸水,分注於長江。瀕湖土壤肥沃,是江、浙間的重要農作地帶。舊稱為「洞庭」、「震澤」。
靈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禪師的法號。俗姓趙。福州長谿(治所在今福建霞南)人。溈仰宗的創始人之一。十五歲時,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出家,二十三歲到江西參百丈懷海禪師。開悟後,奉懷海之命,前往人煙稀少的溈山(今湖南省寧鄉縣西)開法。武宗法難時,暫充農民。大中初,湖南觀察使裴休將他迎出,從此禪風大盛,僧眾多達一千五百人。敕諡「大圓禪師」。
烽火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由大陸福建沿海鎮營調兵來臺輪戍,三年一更,是為「班兵」。各鎮營班兵在臺常建廟祀神,祈福護佑,也作為輪班換防時候風落腳住宿聯絡聚會之處。約設有提標、海壇、南澳、銅山、金門、閩安、海山、烽火等館。「烽火館」係由福建福寧州霞縣烽火門來臺興建的會館。在臺北淡水、臺南安平、澎湖馬公等地皆有設置。現今多已拆毀,僅馬公存遺存古井一口,古碑兩塊。
吳淞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位於江蘇省境,源出太湖,經上海,合黃江入海,江口稱為「吳淞口」,扼長江咽喉,為江防要地,是蘇州至上海的水運要道。也稱為「蘇州河」。
採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水裡採取珍珠。《晉書.卷五七.陶璜傳》:「合郡土地磽确,無有田農,百姓唯以採珠為業。」唐.元稹〈采珠行〉:「海波無底珠沉海,採珠之人判死採。」
來龍結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來龍去脈」。見「來龍去脈」條。01.清.起龍《讀杜心解.卷六之下.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詩一二首之一二》:「十二首竟是一大篇議論夾敘事之文,與紀傳論贊相表裡,錢氏所謂敦厚雋永,來龍透而結脈深是也。」
水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楊柳科柳屬,落葉亞喬木或灌木。高矮不一,小者不及一公尺,大者可達四點五公尺。樹皮紅褐色,枝皮平滑,色綠或帶紫。葉互生,長橢圓形或披針形,波狀鈍齒緣,先端尖,葉面平滑,背面有茸毛,灰白色。雌雄異株,柔荑花序先葉開,苞片外被絲狀白毛,雄蕊兩枚,花絲合生,花葯黃紅色。蒴果二裂,種子具白色種絮。也稱為「蒲柳」、「柳」、「細柱柳」。
欲速反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立難安,希望能儘快把這些小國消滅或制服,以完成統一大業。開寶二年,宮中舉辦春宴時,太祖就與大臣魏仁耳語道:「我想親自帶領軍隊去討伐北漢,你覺得怎麼樣?」魏仁認為北漢有契丹為後盾,宋朝軍力還不足以克之,於是便回答:「欲速不達。」但太祖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十月即率大軍北上,後來果然因為契丹派軍支援,導致宋軍無功而返。由這個歷史事件我們可以看出:進行一件事,在求快的同時也要能兼顧各種條件的配合,如此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泣牛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牛衣對泣」。見「牛衣對泣」條。01.宋.蘇軾〈示過〉詩:「合賣珠無復有,當年笑我泣牛衣。」 
史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代劉知幾撰。二十卷。分內外篇,內篇論史家體例,外篇述史籍源流,為中國最早的史學理論書。清代起龍有《史通通釋》,極詳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