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70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金敝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下部將即向吳漢投降,吳漢卻下令誅殺公孫述的妻子兒女,將他的首級傳送回洛陽,並且放縱士兵在城中燒殺虜。光武帝聽到這個消息,下詔譴責吳漢。當時吳漢的副將劉禹也對他說:「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數以萬計,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
侵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占奪。《荀子.王制》:「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則好取侵奪,如是者危殆。」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若巧者侵奪已甚,則拙者迫怵無聊。」
安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居。《史記.卷八二.田單傳》:「即墨即降,願無虜吾族家妻妾,令安堵。」《三國演義》第六五回:「法正拜服。自此軍民安堵。」
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我國書法中的側、勒、弩、趯、策、、啄、磔八種筆法。參見「永字八法」條。
旌旗所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軍隊所到的地方。如:「昔時項羽入關,旌旗所指,燒殺擄,令人膽顫心驚。」
為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達子與燕軍交戰,當然大敗,不但達子陣亡,齊王也逃到莒邑。燕軍追入城門,就趁勢把齊國金庫所藏的金子奪一空,這就是「貪於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後來「貪小失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意思。
開門納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開門揖盜」。見「開門揖盜」條。01.《金史.卷九一.溫迪罕移室懣列傳》:「人生會有一死耳,汝輩慎勿降賊!一旦開門納賊,城中百姓皆被殺,毋以我故敗國家事,賊無能為也。」 
木直自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木自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木自寇」是指樹木長成可用之材後,被拿去做成斧柄,之後再遭到自己木材做成的斧柄砍伐。「寇」,有劫取、取之義,在此處是砍伐的意思。山上的樹木,有的做成了斧柄,最後又來砍伐樹木。油膏可以作為燃料照明四方,卻因點燃火燭而受煎熬。桂樹的樹皮因為可供藥用,所以被人砍伐。漆樹也因為有用處,所以被人割取。莊子所要表達的是,大家都只知道有用事物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事物的作用,在於得以保全。後來「山木自寇」被用來比喻人因擁有才能而招致禍患。在唐.張九齡的〈雜詩〉五首之五中:「木直幾自寇,石堅亦他攻。何言為用薄?而與火膏同。」用的就是《莊子.人間世》的典故,加以改變...
逆天背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了天道常理。《孤本元明雜劇.陳倉路.頭折》:「則他那逆天背理可釤刈,我則待要勦除亂扶家國,長驅席捲安邊地。」也作「逆天違理」。
肆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意妄為。如:「肆行無度」、「肆行劫」。《左傳.昭公二十年》:「肆行非度,無所還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