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2.93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邪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的行為。《管子.權修》:「凡牧民者,使士無邪行,女無淫事。」
閒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職業而以幫閒為事的人。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閒人》:「又謂之『閒漢』,凡擎鷹、架鷂、調鵓鴿、鬥鵪鶉、鬥雞、賭撲落生之類。」《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阿三前走,後面跟了一個閒漢,挑了一擔東西。」
偷狗戲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男女間不正當的行為。《紅樓夢》第七回:「那裡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生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也作「偷雞摸狗」。
誘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正當的手段誘人成姦。
馬泊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不正當男女關係牽線撮合的人。《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那婆子以賣花粉為名,專一做媒作保,做馬泊六,正是他的專門。」《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兩人飲酒中間,言來語去,眉目送情,又不須用著馬泊六,竟是自家覿面打話中,有什麼不成的事?」也作「馬八六」。
氣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息。《劉知遠諸宮調.第一》:「迤邐登途,時節正當三月。……榆槐相接,樹影下權時氣歇。」《三國志平話.卷上》:「見一石席,坐,氣歇多時,身困,臥於石席上睡著。」
敬虔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十八世紀間,日耳曼路德教會改革派的主張,反對當時教會內的形式主義及僵化禮儀,重視信仰的內在真實感受,及由此而生的敬虔態度。主張改良大學中的宗教教育,領袖為斯賓納(Spener)。
基多(Quit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妖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正當的風氣、潮流。如:「島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注意力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意力需求通常「干擾」行為是為了尋求注意力—是急需協助的訊號,了解兒童的干擾行為是對注意力的渴求需要一些經驗,你可能知道兒童會用炫耀來獲得注意力,也可能看過兒童故意使壞討罵引起甚至是負面的注意,但終究,這些他們都得到注意。渴求注意力是一種正當的需求(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但是在大班級裡很難滿足這項需求,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老師也覺得在1:10師生比的情況下,要讓每個人充分獲得注意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