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斤斤計較。《鏡花緣》第一一回:「些須銀色小事,何必錙銖較量?」《文明小史》第一二回:「生來手筆又大,從不會錙銖較量的,又念自己的位分大了,無處可以借貸,盤算數日,一籌莫展。」也作「銖銖校量」、「錙銖必較」。
銖銖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斤斤計較。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九.柳柳州》:「然榮辱得失之際,銖銖校量,而自矜其達,每詩未嘗不著此意,是豈真能忘之者哉?」也作「錙銖必較」、「錙銖較量」。
論斤估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斤斤計較。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何必論斤估兩呢?」也作「搬斤播兩」。
李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字宮裁,別號稻香老農。原籍金陵,嫁與早夭的賈珠為妻。青春守寡,默默撫養賈蘭長大成人。其性格樸實厚道,凡事不斤斤計較,頗受眾人敬重,與王熙鳳的潑辣精幹形成對比。
搬斤播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斤斤計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己,搬斤播兩,何等肚腸!」也作「論斤估兩」。
稱柴而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秤剛夠分量的柴薪煮飯。形容人斤斤計較,儉省吝嗇。《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積財聚穀,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也作「稱薪而爨」。
浮生瞬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虛浮而短暫。如:「我勸你浮生瞬息,名利轉眼成空,凡事不要斤斤計較。」
銖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錙銖必較」原或作「計較錙銖」。錙銖,音ㄗ ㄓㄨ,是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連像錙銖那樣微小都要計較,表示一個人十分小氣,凡事斤斤計較。顏之推(西元531∼?)字介,北朝齊臨沂人。博覽群書,詞情典麗。初仕梁,以亂奔齊,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
不吃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讓自己權益有任何損失。如:「這人是不吃虧的,凡事斤斤計較,不好相處。」
大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的準則、依據。[例]為人處世應把握大原則,不要在小地方斤斤計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