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2.16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迥然不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批評家。好學有思理,歷仕南朝之齊、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 (4) 古詩:指流傳於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兩漢無名五言詩。其作者、作年、時代、篇目等,眾說紛紜,難以詳考,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5) 子建:曹植(西元192∼232),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
宋徽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天水郡王,將欽宗封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級別,原來封徽宗為二品昏德公,追封為王升為一品,原封欽宗為三品重昏侯,現封為公升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號中的污侮含義。第三是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示尊重。同時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劉錡、楊沂中等大將的兵權,為《紹興和議》做好了準備。十一月間,宋、金為《紹興和議》達成書面協議。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南宋朝廷殺岳飛,據《宋史》載是為了滿足完顏宗弼議和所設前提。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紹興和議》徹底完成所有手續。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
土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元、明以來,在西北、西南等蠻苗地區設置由少數民族的首領充任世襲的官職。《明史.卷七二.職官志》:「凡土司之官九級,自從三品至從七品,皆無歲祿。」
後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官名。元置。《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後衛,秩正三品。至元十六年,以侍衛親軍創置。掌宿衛扈從,兼營屯田。」
生之謂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仲長敖著《覈性賦》,亦主性惡。)(4)性有善有惡論--世碩。后來董仲舒、揚雄亦主此說)(5)性三品論--王充、韓愈。(6)性二元論一張載講天地之性與气質之性;程顥、程頤講天命之性與气稟之性,朱熹講本然之性與气質之性,朱門弟子講義理之性與气質之性。此說受到王夫之、顏元、戴震的批評。承接現象:超越本性的重獲重視,乃是受到二氏的影響,而隋唐重玄學家的道性論,則對理學家人性論的提出有相當的幫助。理學家氣質之性說的內涵,指出理學家的人性論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個類型,而且與其本體、宇宙論互相建構,息息相關。張載的太虛即氣與與陽明的...
阮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彈撥樂器。古稱秦琵琶或月琴。圓形音箱,直柄,四弦,原為十二品位。晉人阮咸善於彈奏此種樂器,故稱為「阮咸」。唐代武則天時發展為十三品位,今增為二十四品位,有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分。可做為獨奏、合奏之用。
五行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一次看五行。形容讀書速度很快。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八.三品頤神保命神丹方敘》:「力則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誦則一日萬言,五行俱下。」也作「五行並下」。
三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迥乎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批評家。好學有思理,歷仕南朝之齊、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 (4) 古詩:指流傳於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兩漢無名五言詩。其作者、作年、時代、篇目等,眾說紛紜,難以詳考,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5) 子建:曹植(西元192∼232),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
敻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批評家。好學有思理,歷仕南朝之齊、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 (4) 古詩:指流傳於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兩漢無名五言詩。其作者、作年、時代、篇目等,眾說紛紜,難以詳考,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5) 子建:曹植(西元192∼232),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