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97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表現性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表現性目標。表現性目標是指學生在從事某種活動後所得到的結果。它關注的是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某種程度上首創性的反應形式,而不是事先規定的結果。所以,它只是為學生提供活動的領域,至於結果則是開放的。典型的表現性目標如:「考察和評估《老人與海》的重要意義」、「在一個星期裡讀完《紅與黑》,討論時列出對您印象最深刻的五件事情」、「參觀動物園,討論在那裏看到的最有趣的幾件事」。可見,這類目標不像行為目標那樣是封閉性的,而是開放性的,重點放在「課程活動的結果上」,這就可以使教師和學生擺脫行為目標的束縛,以便學生有機會去探索、發現他們...
首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斬獲敵首計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延斯芬克延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斯芬克延森 Jens Fink-Jensen,丹麥作家、抒情詩人、攝影家和作曲家,1956年12月19日生於丹麥哥本哈根。1975年6月4日在《信息報》首次發表純文學作品小說《一九九五年六月》,1976年在《麥粒》雜誌第1期上首次發表抒情詩四首。1981年10月19日出版第一本詩集《一隻眼睛里的世界》。1986年6月5日出版短篇小說集《野獸》,1994年出版兒童文學《約拿斯和海螺》。1976年,延斯·芬克-延森畢業於Herlufsholm寄宿學校現代文科班,隨後服兵役並在皇家近衛軍接受指揮官訓練。1986年畢業於丹麥皇...
十八羅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漢,指得道修行的和尚。根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最先度化了一千二百五十五位羅漢,列在上首的是十六位大弟子,也就是十六羅漢。十六羅漢變成十八羅漢,約在唐末五代,即十六羅漢外加慶友和賓頭盧二人。另有一說是加入降龍、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為迦葉和軍徒鉢嘆。西藏則於十六羅漢外加上達磨多羅和摩訶衍和尚。宋代以後,十八羅漢取代了十六羅漢風行全中國。
天照大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民族信仰的最高神祇,為日本皇帝之相神。傳說中天照大神即太陽神,為女性。她曾穿上軍裝,持銅鏡寶玉,施展魔法,與弟弟風雨暴力之神爭奪統治天下之權。獲勝後,成為正統派神祇的始祖。日本史上首位天皇即其重孫。
懷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金川安康(今屬陝西)人。先是依荊州玉泉寺恆景律師出家,後到嵩山從慧安習禪,最後在韶州(今廣東韶關)六祖慧能處開悟。慧能圓寂後,住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弘揚頓悟法門,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弟子九人,以馬祖道一為上首
湖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水的顏色。唐.元稹〈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詩:「人聲曉動千門闢,湖色宵涵萬象虛。」《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上首橫頭坐著一個美人,穿著大紅衫兒、湖色裙兒。」
上色徒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傑出或得意的弟子。《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禪師見五戒佛法曉得,留在寺中,坐了上色徒弟。」也作「上首徒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