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善無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陀國人。甘露王的後裔,十三歲繼承焉荼國王位,後出家,向達磨掬多學習密法。玄宗開元四年到長安。先住興福寺,后住西明寺。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傳入者,與金剛智、不空合稱開元三大士。譯有《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蘇悉地羯經》三卷等重要密續典籍。也稱為「輸波迦羅」。
寶生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方佛之一。通常被安排在大日如來左方,表示福德。在密宗寺院及宋、遼古剎中,和大日如來、阿閦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如來並塑,合稱為「五方佛」。
法性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宗派名。凡闡述真如不空,一切存在,都是法性隨緣而起的大乘佛教宗派。如華嚴、天台、禪宗等。簡稱為「性宗」。
金剛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高僧的法號。南印度人,十歲出家,精通顯、密教典,專修密法,因應南天竺國王之請,到中國傳法。是中國密宗的創始人之一,與善無畏、不空並稱為「開元三大士」。譯有《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等。
三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金剛乘所傳身、口、意的修行方法。即身密、語密、意密三者。身密謂結手印,語密謂持誦咒語,意密謂觀想本尊。唐.飛錫〈唐贈司空大興善寺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影賛〉:「三密寂寥,九重哀悼。」
十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華嚴宗將印度佛教流派和經典判分成十宗。一、法我俱有宗,謂犢子部等;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部等;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宗,謂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七、一切皆空宗,謂《般若經》等;八、真德不空宗,謂《楞伽經》等;九、相想俱絕宗,謂《維摩經》等;十、圓明具德宗,謂《華嚴經》等。
利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益與安樂。唐.不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菩薩品第三》:「能斷三障心煩惱縛,能於一身遍往十方億佛剎土,現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空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白勞累。《西遊記》第一二回:「待後功成完備,各各福有所歸,朕當重賞,決不空勞。」明.徐熥〈金陵故宫〉詩:「先朝遺殿閉塵埃,零落空勞過客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