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3.3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指黃、赤、白、黑、青五種顏色。後泛指多種顏色。《鏡花緣》第一四回:「此雲本由足生,非人力可能勉強。其色以五彩為貴,黃色次之,其餘無所區別,惟黑色最卑。」也作「五采」。
書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函札、奏記。《新唐書.卷一二二.韋安石傳》:「常以五采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
霓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儀仗。以五采羽毛裝飾的旗幟,因像虹霓,故稱為「霓旌」。唐.岑參〈題觀樓〉詩:「羽蓋霓旌何處在,空留藥臼向人間。」唐.杜甫〈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華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帝王或貴族座車上的綢傘。後用以泛指高貴者所乘之車。《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將兵為上將軍,建華蓋,立斗獻。」《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起大壇,上建十二重五采華蓋。」
披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鎧甲。《漢書.卷七○.陳湯傳》:「望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織,數百人披甲乘城。」也作「被甲」。
五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賭博的用具。如現今的骰子,有梟、盧、雉、犢、塞五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桓宣武與袁彥道樗蒲,袁彥道齒不合,遂厲色擲去五木。」唐.李白〈贈別從甥高五〉詩:「五木思一擲,如繩繫窮猿。」
神光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參考資料〕 《淮南子.本經》乃至夏屋宮駕,縣聯房植,橑檐榱題,雕琢刻鏤,喬枝菱阿,夫容芰荷,五采爭勝,流漫陸離,脩掞曲挍,夭矯曾橈,芒繁紛挐,以相交持:公輸、王爾,無所錯其剞劂削鋸。
槃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的狗。《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序》:「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五采繒帛製成的舞具。《隋書.卷一五.音樂志下》:「文舞六十四人……十六人執帗,十六人執旄。」《清史稿.卷九六.樂志三》:「盈庭萬舞兮,帗低昂。」
虎生而文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的虎紋乃與生俱來,故出生後自然彰顯。比喻自然形成,非人工所造成的。《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夫虎生而文炳,鳳生而五色,豈以五采自飾畫哉?天性自然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