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攀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訊時供詞牽連他人。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他把繃扒吊拷般般用,情節根由細細窮,那其間枯皮朽骨難禁痛,少不得從實攀供。」也作「供攀」。
死有餘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一方面為了順利結案,於是對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強認罪。以這種不當手法取得的供詞,即使最後是由咎繇來斷案,也會認為人犯實在罪惡深重,連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夠聽取各方諫言,廢除嚴苛的刑罰,讓天下回歸太平。「死有餘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
畫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罪犯在供詞上簽字,表示供詞屬實。《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畫供已畢,上了腳鐐手扭,發下司獄司監禁。」《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冤不冤?為你的事,要我親筆畫供呢!」
2.罪犯簽字招認的供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府尹取了親筆畫供,供稱『是西山觀知觀黃妙修,因奸唆殺是實。』」
招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罪狀的供詞。元.戴善甫《風光好》第四折:「這是他誑君的招狀,親筆的情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高宗見了招狀,大罵:『欺君賊婢!』」也稱為「伏狀」、「招伏」。
伏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罪狀的供詞。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既然招了,著他畫了伏狀。」《水滸傳》第二七回:「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也作「招伏」、「招狀」。
大義覺迷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世宗敕撰,四卷。內容敘述曾靜勸岳鍾琪謀反,引出呂留良文字獄一案的原始本末。將諭旨、供詞及世宗所著的歸仁說,彙集成書。
招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認罪狀的供詞。《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取了郭威招伏,解赴潞州府衙去聽候結斷。」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孩兒每索與他招伏,相公跟前拜覆。」也稱為「伏狀」、「招狀」。
點紙畫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字,簽字、畫押。點紙畫字指在契約或供詞上按指印簽押。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三折:「經歷,著他點紙畫字者。」也作「點指畫字」。
對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訴訟者的供詞。用以對核與訴狀中所陳各詞有無出入者,稱為「對狀」。
點指畫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契約或供詞上按指印簽押。《清平山堂話本.錯認屍》:「安撫見洪三招狀明白,點指畫字。」也作「點紙畫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