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牽湊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關於五行之沴乎?董仲舒1>以陰陽之學2>倡為此說,本於《春秋》3>,牽合附會。歷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4>以受籠罩而欺天下。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災祥略〉。 〔注解〕 (1) 董仲舒:西元前179∼104,西漢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2) 陰陽之學:根據四時、節氣、方位、星象來講人事吉凶的數術。 (3) 《春秋》: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
草率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傳國寶馳入唐軍,以緩其行,而待救兵之至。」帝曰:「事急矣,寶固不足惜,顧2>卿之行,能了事否?」珏俛首徐思曰:「但恐不易了。」於是左右皆大笑。 〔注解〕 (1) 珏:音ㄐㄩㄝˊ,指鄭珏(?∼西元930),唐末五代時人。鄭綮侄孫。唐昭宗光化年間進士,官監察御史。入後梁,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唐莊宗時,為太子賓客。明宗繼位,以為相,碌碌無所為,不自安,數以耳聾求去職,乃拜左僕射致仕。卒,贈司空。 (2) 顧:但。
先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妯娌。《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明.宋濂〈樓母婁氏墓版文〉:「處先後唯以柔勝,有恃強壓之者,夫人俛首避去。」
帖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朵下垂。形容順服的樣子。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俛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聊齋志異.卷二.濰水狐》:「倘執束芻而誘之,則帖耳輯首,喜言朅勒矣。」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
倒繃孩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繃,包紮。倒繃孩兒指將嬰兒包反了。比喻原本熟習的事竟然產生疏漏、錯誤。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七:「振率然對曰:『豈有三十年為老娘,而倒繃孩兒者乎?』晏公俛而哂之。」《聊齋志異.卷四.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繃孩兒,亦復何說!』」
黃梁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
夢覺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
係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繩子套在頸上,表示等候降罪。《文選.賈誼.過秦論》:「百越之君,俛首係頸,委命下吏。」《資治通鑑.卷九.漢紀一.高帝元年》:「秦王子嬰素車、白馬,係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也作「繫頸」。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牽強附會」。見「牽強附會」條。01.宋.鄭樵〈通志總序〉:「董仲舒以陰陽之學倡為此說,本於《春秋》,牽合附會。歷世史官自愚其心目,俛首以受籠罩而欺天下。」(源)02.《明史.卷一九一.薛蕙列傳》:「然其牽合附會,眩於名實,苟不辨而絕之,殆將為後世禍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