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河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防止水患而沿河修築的人工高岸。唐.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也作「河隄」。
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話、轉告。宋.胡仔〈七夕〉詩:「人間百巧方無奈,寄語天孫好罷休。」《聊齋志異.卷一.葉生》:「生持書啜泣,寄語來使:『疾革難遽瘥,請先發。』」
深山竹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類不同,並不喜好在林道上覓食,而是在密林的坡道上幾乎不發出聲響的穿梭覓食,因此在觀察的途中常被牠們先發現而提早閃避。<註2> 報時鳥深山竹雞通常在每天上午九點前比較容易鳴叫,下午三、四點還會有一段小高峰,固原住民把它稱為報時鳥。 只聞聲響的深山竹雞中華鳥類學會紀錄顯示,深山竹雞的活動範圍非常廣泛,從海拔不到五十公尺到兩千三百公尺都曾有蹤跡,只在森林內部底層中活動,但他們的鳴叫聲很容易聽到,可聽到的鳴叫聲分為「咯」、「丟古」、「校」短音三種。<註3> 深山竹雞v.s.台灣山鷓鴣大多雞形目鳥類的雄鳥...
劉銘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通商口岸的結果,改變了台灣以大陸為主要貿易對象的模式,也促成台灣經濟繁榮。一八六零年代,外國商人首先發現台灣北部山地適合種植茶葉,於是在大稻埕設立茶葉洋行,以美國為主要的外銷對象。大稻埕本來只是艋舺附近的小村莊,因為茶葉的集散與加工,到十九世紀末,已經是僅次於台南的全台第二大城。當時的一份記載說:「茶皆集於大稻埕,每至夏月,開場列肆,柬別精惡,受雇婦女,千百成群。」可說是盛況空前。在一八八零年代,茶占了北部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此外,樟腦和南部蔗糖的輸出也同時激增,成為世界的主要產地。台灣的對外貿易雖因開港而大幅成...
首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先。《三國演義》第二回:「孫堅首先登城,斬賊二十餘人,賊眾奔潰。」《文明小史》第九回:「只聽得教士首先發言,對本府說道:『你可是這裡的知府?』」
魏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
八二三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月2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與國府外交部長葉公超終於在華盛頓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締約前,雙方先發表聲明,稱該約數「防禦性質」,不含攻擊大陸之作用。該約本文規定,「締約國所有『領土』等詞就中華民國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很明顯,美國將中國大陸與台灣分開看待,而且防衛範圍並不包括金門、馬祖等外島。「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的1個多月,1955年1月20日,中共發動軍事行動攻佔大陸沿海仍有國府守軍的─江山島。一江山守軍全軍覆沒,附近的大陳島隨即備受威脅。1月24日艾森豪向美國國會提出特別咨文,要求授權於必要時派美國部隊...
後發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先發制人
堆積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便有堆積的效果。(註1) 外營力 1. 水流堆積:在水流減速而產生的沉積過程中,大、比重大的物質會先發生沉澱、沉積的現象,而粒徑小、比重小的則會在較晚發生沉積現象,當水流中含有大量泥沙時,越靠近河川末端,流速越低,也越容易發生堆積現象,如此便會形成沖積平原。 2. 風力堆積:風對於砂石的搬運過程,會因為氣壓差的逐漸降低,或者風的行徑路線上有明顯的巨大障礙物,而發生風速遞減的情形,一旦風速發生降低,由礫漠等大量風化地區帶來的沙土便會開始沉降,發生堆積的現象。黃土高原便是風力漸落後的堆積證據。 3. 冰川堆積:冰川堆積分為...
引玉拋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個土坯。」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珠玉」。這兩句也是「拋磚引玉」的用法。意思是說我勉強作成這首似瓦礫般的詩,希望引來對方如珠玉般的好詩。在文獻上,和「拋磚引玉」這句成語相關的傳說,最有名的大概是唐代詩人常建和趙嘏的一段故事了。相傳常建很佩服趙嘏。有一次知道趙嘏要來到蘇州,心想趙嘏必然前去靈巖寺遊覽,於是先在寺裡牆壁題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