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1.70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波平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地風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翻然改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下子改變主意。漢.審配〈獻袁譚書〉:「何圖凶險讒慝之人,造飾無端,誘導姦利,至令將軍翻然改圖。」宋.范仲淹〈讓觀察史第一表〉:「當未危之時,勉以從事,及既危之後,翻然改圖。」
鄭昭宋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國明白,宋國糊塗。語出《左傳.宣公十四年》:「鄭昭、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後借以比喻所遇情況不同,凶險不一。清.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鄭昭宋聾,一以免患,一以召禍。」
多凶少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害多、吉利少。比喻極為凶險。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你去後多凶少吉,乾這般盡忠竭力。」也作「凶多吉少」。
虎窟龍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險之地或英雄聚集之處。《精忠岳傳》第五○回:「岳侯冒險渾身膽,翻身入虎窟龍潭,願把命兒拚。」也作「龍潭虎窟」。
避凶就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開凶險,尋求吉祥。《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輕舉妄動。」也作「避凶趨吉」。
事危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勢危急、凶險。《魏書.卷五九.蕭寶夤傳》:「及至張永、崔慧景事,大將覆軍於外,小將懷貳於內,事危累卵,勢過綴旒。」
定步觀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下腳步察看。《西遊記》第二○回:「兩人定步觀瞻,果然凶險。但見那:『疊障尖,峰,迴巒古通。』」
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星相家認為丈夫的性命和時運被妻子的本命克制,而遭到凶險
虎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形勢凶險的水灘。《幼學瓊林.卷一.地輿類》:「灘之凶無如虎臂,路之險莫若羊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