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玩火自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隱公四年》載,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ㄒㄩ)弒兄奪位,多數大臣百姓都不贊成他的行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與衛國有世怨的鄭國,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以此為名,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但四國聯軍連續打了五日,都無法攻入鄭國城門,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大夫眾仲說:「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吁這個人仗著強大的武力,進行殘忍的征伐,總有眾人反叛,親信背離的一日,...
秋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4) 子臧之義:春秋時曹宣公死後,公子負芻殺太子自立為成王,但曹人擁戴的是子臧,子臧不接受而出奔宋國。子臧,即公子欣時,字子臧,春秋曹國人,生卒年不詳。曹宣公庶子。 (5) 仰高履尚:仰幕高德,實行高尚的事。 (6) 延陵:春秋吳邑,季札封地,即今江蘇武進縣治。
囊中取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西元902∼970),字叔言,五代時濰州北海人。工文章書畫。初與李穀相善,後因父韓光嗣因事坐誅,出奔到江南,後為南唐所用。 (2) 吳:西元902∼937,五代時十國之一。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3) 穀:李穀(西元903∼960),字惟珍,五代宋初潁州汝陰人。初與韓熙載相善。後周世宗用其策平定淮南。
秦庭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吳王闔盧的重用,過了若干年,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乃建議吳王伐楚。兩軍對陣漢水兩岸,楚國大敗,昭王出奔。伍子胥率軍進入郢都,因未能活捉楚昭王,就挖開平王的墳墓,狠狠的鞭屍三百下,以稍解其恨。楚國敗後,申包胥逃亡在外,派人對伍子胥說:「你的報仇未免太過份了吧!我聽說,人有時可以勝過天理,但天道恆常都能破敗人謀。你從前是平王的臣屬,今日卻侮辱他的死屍,這真是沒有天理到極點呀!」伍子胥聽後,請來人回告申包胥說:「我急著報仇的心情,就像趕路人一樣。路途還很遙遠,可是太陽已經下山了,我怕等不及,所以只有違背常理做事,管不了那麼多...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興平二年(195年),劉備表薦他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紹之子袁譚攻青州,孔融隻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孔融先後擔任將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職。這時曹操專權,他與曹操政治上頗有分歧,每多乖忤,終於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殺。 文學主張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懸賞徵募他的文章,譽為建安七子之首,歎為"揚(雄)、班(固)儔也"(《典論•論文》)。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
元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因紀念教祖而定。如基督教以耶穌降生的那一年為元年,佛教以佛去世的那一年為元年,回教以穆罕默德出奔的那一年為元年。
池魚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義.佚文.辨惑》。 (2) 桓司馬:桓魋,春秋時宋國人,生卒年不詳。任司馬,宋景公寵信之。後得罪出奔至曹國,欲叛宋,曹人反叛魋,後又逃至衛國。 (3) 抵罪出亡:犯罪逃亡。抵,當。 (4) 竭池:將池水排盡。 (5) 及:牽連。〔參考資料〕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辨惑》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俗說:司門尉姓池,名魚,城門火,救之,燒死,故云然耳。謹案:《百家書》:「宋城門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見,但就取之,喻惡之滋,並中傷良謹也。」
蒙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天子失去政權,流亡出奔。《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天子蒙塵于外,敢不奔問官守?」《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
居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出奔
親離眾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叛親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隱公四年》載,春秋時代,衛國公子州吁(ㄒㄩ)殺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為君。由於多數的大臣百姓不贊成他弒兄奪位的行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與衛國有世怨的鄭國,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當時宋國殤公即位,鄭國收留了從宋國出奔的公子馮,並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國為君。州吁便以此為名,聯合宋、陳、蔡等國出兵攻打鄭國。四國的大軍於是開到了鄭國,把首都的東門團團包圍,連續打了五日都沒辦法攻下,只好無功而返。魯隱公就此事問他的大夫眾仲:「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