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6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木形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泥塑木雕等缺乏靈性的人物。語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今旦代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形容人不加修飾的面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晉書.卷四九.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鳳之姿,天質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的一種盛酒器。《文選.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卮執瓢,動則挈榼提壺。」唐.白居易〈風雨中尋李十一因題船上〉詩:「小榼酤清醑,行廚煮白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水酒的瓦器。同「罌」。《文選.劉伶.酒德頌》:「先生於是方捧甖承槽,銜杯漱醪。」
鶴處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鶴立雞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魏晉時期是個政局動盪的時代,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
陶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樂的樣子。三國魏.劉伶〈酒德頌〉:「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奮袂攘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起衣袖,撩起衣襟。猶言奮袂而起。晉.劉伶〈酒德頌〉:「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攘襟,怒目切齒。」
雞肋尊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身體瘦弱,不堪對方一拳。語本《晉書.卷四九.劉伶傳》:「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奉。』其人笑而止。」
提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著酒壺。《文選.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巵執觚,動則挈榼提壺。」
五斗解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五斗酒消除酒病。晉代劉伶嗜酒,其妻涕泣勸諫,供酒肉於神前請伶祝誓戒酒,劉伶祝時,自謂天生以酒為名,五斗能解酒病,故復引酒進肉,豪飲如初。見《晉書.卷四九.劉伶傳》。
陳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述。《文選.劉伶.酒德頌》:「陳說禮法,是非鋒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