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喉嚨、嗓子。元.龐德祥《殺狗勸夫》第四折:「動不動搯人的顙子。」
骨鯁在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刺卡在喉嚨裡。比喻心中有事,不吐不快。如:「要我隱瞞這件大事,真像是骨鯁在喉,難受極了!」
咽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位於口腔、鼻腔後面;食道、氣管之間,具有多個孔道的囊狀區域。可分為三個部分:軟顎以上,稱為「鼻咽」;軟顎以下、會厭之上,稱為「口咽」;會厭以下,喉部之上,稱為「喉咽」。也稱為「喉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塞、堵塞。如:「一塊骨頭叉在喉嚨裡。」《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待要出門,那大師傅就叉著門,不叫我們走。」
自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守榮格鬥,被陳暉殺死。洪進亦自刎死。」《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張飛聞言,惶恐無地,掣劍欲自刎。」
扯開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開喉嚨,高聲叫喊。如:「在公共場合,千萬不要扯開嗓子大呼小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湧冒、噴射。如:「瀑布從山頂上飛躥下來。」、「才喝了一口,就覺得喉嚨直躥火。」
嗓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喉嚨所發出的聲音。[例]他的嗓音低沉而有磁性。
莫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心」。 (5) 自刎: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 (6) 太子: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強大,使荊軻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斬丹欲獻秦,秦復進兵,卒滅燕。亦稱為「燕太子丹」。〔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自溫舒等以惡為治,而郡守、都尉、諸侯二千石欲為治者,其治大抵盡放溫舒,而吏民益輕...
糙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稻去殼後,碾得不精的米。其營養遠比白米豐富。《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停了一會,只見依舊搬將那平時這兩碗黃糙米飯來。六老看了,喉嚨氣塞,也吃不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