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9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挑三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物反覆揀選,挑剔甚苛。如:「這位顧客每回來買東西,總愛挑三揀。」
聖六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六凡,即指十法界中,種聖者的世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及六種凡夫的世界(天人、修羅、人、餓鬼、畜牲及地獄)。種聖者已除煩惱、斷輪迴之苦,為出世間的聖者;六種凡夫,則仍輪轉業海,背覺迷惑,為世間眾生。
1.佛界:佛為宇宙和人生之真理的覺悟者,也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究竟修行者,已獲得大解脫、大自在、大菩提者,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其境界及智慧,唯佛與佛乃能如實了知。2.菩薩界:菩薩為求覺悟的有情,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讓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者。(參見「菩薩」)3.緣覺,又稱獨覺,為小乘聖者。此類聖者於無佛之世,以自己的智慧觀察事物現象的...
說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批評、議論。唐.宋尚宮《女論語.學禮章第三》:「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遍鄉村說三道。」也作「說五道六」。
體不勤,五穀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肢不勞動,分不清五穀。語出《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後用以形容讀書人脫離實際生活,缺乏實用的生活知能。《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國,使民以時』的那個『時』字,可是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說的出來的?」
推三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各種藉口推托攔阻。形容人處事不乾脆。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我要你渾家與我做個夫人。打甚麼不緊,這等推三阻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我起意是要這樣辦,你卻要推三阻的;所以我就沒臉說下去了。」也作「推三推」。
分五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團結。《舊五代史.卷一三五.周書.僭偽傳二.劉守光傳》:「當今海內分五裂,吾欲南面以朝天下,諸君以為何如?」《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要弄得百姓分五裂,各不相顧,便好發出苛刻的號令來。」
腳朝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足向上,仰面跌倒的樣子。亦形容死亡。《精忠岳傳》第一回:「叫聲未絕,早被大鵬一嘴,啄得腳朝天,嗚呼哀哉!」《官場現形記》第三○回:「說完這句,便腳朝天,一聲不言語了。」
孔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門科」是指孔子當年教學時的課程分類或學生的專長。有關的記載分見於〔論語.先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及〔論語.述而〕:「子以教,文、行、忠、信。」其實這兩段文字所指的是一件事,所謂「文」,即是「文學」;所謂「行」,即是「德行」;所謂「忠」,即是「政事」,因為政不可不忠於所事;而所謂「信」,即是「言語」,因為人不可言而無信。由此看來,孔子當年以類課程「文、行、忠、信」教導學生,學生則在不同領域「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方面,各有成就;而列名於科的十位弟子,即是後代配享孔廟的十哲。
水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激起的水向方飛射。如:「海豚於空中翻滾後再躍入水中,水花濺,叫好聲不絕於耳。」
平八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極言物體所在位置的安穩。《野叟曝言》第回:「塞進磚頭,卻好平八穩。」
2.比喻言語、行事穩當可靠。《水滸傳》第回:「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肉白肥胖,平八穩,心中暗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