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6.8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淵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1>,如臨深淵2>,如履薄冰3>。 〔注解〕 (1) 戰戰兢兢:形容戒懼謹慎的樣子。見「戰戰兢兢」。 (2) 如臨深淵:好像走到深水潭的邊上。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見「如臨深淵」。 (3) 如履薄冰: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履,踐踏、踩。見「如履薄冰」。
如履如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舊唐書.卷一九.僖宗本紀》:「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臨。」也作「如履薄冰」。
教學經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性。 內容說明我國升學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下,對於影響學生學習頗深的教學經營,教師多數採取戒慎恐懼,如履薄冰的態度,以提升其教學的成效為目標,確保學生習得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然而,如何才能做好教學經營的工作呢?Slavin(2005)研究發現,一位好老師必須能夠完成有效教學所涉及的各項任務,而不僅是具有學科內容知識或擁有熱忱、熱情以及關懷就可以達成目標。易言之,教師除了能夠精熟必要的教學技巧外,還需要擁有目的性(intentionality)的意向,他們經常思考要將學生培養成什麼樣子,以及如何能達成此目標。綜言之,一位好的...
深淵薄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1>,如臨深淵2>,如履薄冰3>。 〔注解〕 (1) 戰戰兢兢:形容戒懼謹慎的樣子。見「戰戰兢兢」。 (2) 如臨深淵:好像走到深水潭的邊上。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見「如臨深淵」。 (3) 如履薄冰: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履,踐踏、踩。見「如履薄冰」。
臨深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1>,如臨深淵2>,如履薄冰3>。 〔注解〕 (1) 戰戰兢兢:形容戒懼謹慎的樣子。見「戰戰兢兢」。 (2) 如臨深淵:好像走到深水潭的邊上。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見「如臨深淵」。 (3) 如履薄冰: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履,踐踏、踩。見「如履薄冰」。
三緘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太公金匱》。 (2) 陛:臺階、階梯。 (3) 金人:金屬鑄成的人像。 (4) 緘:音ㄐ|ㄢ,閉。 (5) 銘:刻鏤。〔參考資料〕 《太公金匱》(據《意林.卷一》引)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云『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堯居民上,振振如臨深淵;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慄慄如恐不滿;湯居民上,翼翼懼不敢息。」另可參考:《孔子家語.卷三.觀周》
如臨深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九八.雲林右英夫人噯楊真人許長史詩二十六首.序》:「如潛有所得,專如臨深谷,戰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門耳。」也作「如臨深淵」、「如臨淵谷」。
履薄臨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1>,如臨深淵2>,如履薄冰3>。 〔注解〕 (1) 戰戰兢兢:形容戒懼謹慎的樣子。見「戰戰兢兢」。 (2) 如臨深淵:好像走到深水潭的邊上。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見「如臨深淵」。 (3) 如履薄冰: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履,踐踏、踩。見「如履薄冰」。
日慎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天比一天謹慎。表示越來越謹言慎行。《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惟諸將業遠功大,誠欲傳於無窮,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唐.賈至〈肅宗皇帝即位冊文〉:「五聖之御極,皆以勤儉兢業,日慎一日,故能享祚長久。」
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比喻處於危險的環境中不可不戒慎恐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繼祖考!」也作「履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