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91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貴州省遵義縣北九十里,是四川省入雲南省的要隘,上有山關,石筍參天,李白曾題詩於此。也稱為「大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代上饒人,寧王宸濠的妃子,有賢德。宸濠謀亂,妃屢諫不從,寧王失敗後,妃投水而死。
娜舞;哭泣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這是墨西哥瓦哈卡州(state of Oaxaca, Mexico)的雙人舞。雖然意思是「哭泣的人」(the weeper),但它是一種由男性扮演追求角色,女性扮演愚弄迴避的調情式舞蹈;伴奏的歌曲訴說著拉丁式的熱情,而不是憂傷的情緒。這看來似乎與墨西哥民間傳說中憂鬱的人物溜娜(La Llorona)並無關連,傳說中她低聲啜泣、全身包裹著衣服,漫步在寂寞的夜晚,尋覓她失去的小孩。在舞蹈中,跟著三拍的音樂,男士們成圓形移步追逐他心儀的女孩;女孩挑釁地從肩膀向後瞥視。它的舞步類似華爾滋。有時候舞伴們分開,然後再相遇而舞,以二拍的動作配合三拍的音樂。此種舞蹈也類似《桑冬加舞》(見Sandung...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潑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潑辣刁鑽的人。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不提防這潑包,暗使拖刀計。」
契涅斯舞;契涅羅斯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是墨西哥南部特帕茲堤蘭(Tepaztlan)廣場上,由一群男士表演的舞蹈,深受西班牙的影響,其最大特色是舞者圍成一圈,一邊用高跳躍動作,一邊繞圈移動,此舞蹈和跳這個舞的舞者都被稱為Huehuenches或Chinelos。一般而言,舞者們屬於中產階級人士,他們極重視這個儀式,在嘉年華會當天下午三點,從教堂前的庭院開始一直跳到晚上。舞者們身穿自肩膀以下寬鬆之紅黃綠三色相間的長外袍,由絲絨與綢緞精心剪裁而成,每位男士戴著一個有白色圓睜大眼和黑色尖長鬍鬚的面具,而這服裝最奇特的部份是頭上有個扁圓,其形狀像燈罩倒掛的頭飾,並且有一些小圖案、珠子、彩色玻璃作裝飾,頂端還加上鴕鳥羽毛。舞者們以手臂半...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比基里;女子成年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儀舞蹈名。非洲坦桑尼亞衛克維里族(Wakwele)的女子成年禮,女子未成年稱「基勾里」(Kigoli),待初潮來臨則稱為「姆娃里」(Mwali)。此時少女會大聲喊叫以引起父母的注意。當呼聲傳來,鄰近婦女便一起跳著「比基里」約一、二小時,讚揚女子初長成。舞畢,此少女會被帶入父母家中作第一階段的遁隱,此時母親將取白布為女兒落紅作處理,且保存至初潮結束。村中將挑一段時間,為所有的「姆娃里」舉行第二階段的遁隱,她們會被帶入樹林中,避開村人,直到初潮結束,再度跳起「比基里」。此舞以歌唱為伴奏,腿上的鈴鐺為節奏。跳舞時,每一位舞者攜一支揮趕蒼蠅的拂塵及一支斧頭。
K. W. A Sante《African Dance》1996.
蒙特爵士芭蕾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由珍妮薇葉芙.沙賓(Genevieve Salbaing)於1972年於加拿大蒙特成立。1978年沙賓擔任該團藝術指導,以嘗試舞蹈與音樂彼此間的互動關係,表現各種不同風格的舞蹈與爵士樂融合。她廣邀傑出編舞家為該團編舞,以及爵士樂專家為舞團作曲;如布來恩.麥克唐納、琳.泰勒.柯貝、文生.內布拉達、路易斯.法哥、毛里西歐.溫格特等,爵士樂家有奧斯卡.彼得森、克勞得.雷維耶、文生.迪奧納等人。而艾靈頓、葛希文、波林、拉威爾、史特拉汶斯基等作曲家作品亦曾出現該團舞碼中。舞團至世界各地巡演已超過四十餘國家,並不斷受邀參加著名國際舞蹈節。舞團作品有《再會》、《大樂隊》、《火鳥》、《給卓普林》、《黑...
舞團提供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89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克伯(1876~1960)是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他從事人類學研究六十年,曾在其所著〔人類學〕(Anthropology, 1948)中說:「今天是人類學的時代」(Today is the age of anthropology)。又說:「人類學主要以研究超有機體,即文化為主。」他曾設一個譬喻說:黑人的厚嘴脣與黑臉孔是遺傳的,可以用生物學的原理來說明,但他們也會唱美國的國歌,做浸信會的教徒,雨天也懂得穿雨衣,這也是遺傳嗎?若不是,那便不得不求之於別種解釋,所謂「別種解釋」,便是文化的解釋。
  他認為文化現象是超有機的、超個人的及超心理的,他在〔超有機論〕(The Superor...
擬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8枚;鋤骨具齒,腭骨具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3-57。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無缺刻,具硬棘V,軟條23;臀鰭硬棘I,軟條18-20;胸鰭軟條17-20;尾鰭圓形。體紅黃色,體側具5個黑褐色微斜橫帶;腹鰭中央具一暗斑;尾鰭基上方具一黑斑,尾鰭具5條垂直紋。本種為大頭擬鱸(P. macrophthalma)之誤鑑,台灣是否存在仍存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15~?)原籍俄國的猶太人,生於加拿大蒙特,後移居美國。其小說範圍廣大,從新世界的追尋到舊世界的批評,都結合成一體。西元一九七六年以《韓伯的禮物》(Humboldt's Gift)一書獲得普立茲文學獎,旋即獲得一九七六年諾貝爾文學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