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7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境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以內的地區。《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若棄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遷,必生異志。」
重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於鄉土,不輕易遷徙。《漢書.卷九.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晉書.卷五一.束晳傳》:「二郡田地逼狹,謂可徙還西州,以充邊土,賜其十年之復,以慰重遷之情。」
離鄉避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離鄉背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離鄉背井」的「井」,指周代的井田制度。周代以地一方里畫成九區,由八家各占百畝,稱為私田,中間百畝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稱為「井田」。古代人民生活單純,安土重遷,生老病死都很少離開耕種的田地,所以「井」引申為鄉里的意思。背,音ㄅㄟˋ,做動詞,離開的意思,「背井」即為離開家鄉。在《古尊宿語錄》中,本作「離鄉涉井」。《古尊宿語錄》共四八卷,由釋賾藏主編,是南宋初年的一部禪宗語錄。「尊宿」是佛教用語,指年高德劭的高僧。其中收錄了神晏禪師的語錄集《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神晏禪師,唐末五代僧,生卒年不詳,大梁人。於雪峰義存門下參悟,得其心印。閩帥王...
桑榆末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晚年、年老。清.顧炎武〈與李霖瞻書〉:「而崑山從弟子嚴連得二孫,又令荊妻抱其一以為殤兒之後,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此間風俗,大勝東方,雖未卜居,亦有安土之懷矣。」也作「桑榆暮景」。
素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素的訓練。《福惠全書.卷二一.保甲部.訓練伍壯》:「其他鄰壤剽劫之事,無日不聞,而惟郯為安土,所賴有素練之壯丁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