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廣州起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年,黃興率領革命黨人,進攻兩廣總督衙門,此役黨員菁英犧牲頗多,葬於黃花岡者計有七十二烈士,餘者姓名不可考,此役雖失敗,然革命聲勢卻已震驚全國,奠定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礎。
預備利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的行憲計畫進行。1909年在各省設立諮議局,1910年在北京成立資政院,並實施地方自治。同時將準備立縣的期間縮短三年,決定1913年招開國會。為準備立憲,清政府還推行一連串政治、社會的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1906年廢除傳統的六郡制,亦即將六部改為十一部,部的首長─尚書由二人改為一人,以...
南北和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武昌起義後,革命軍與清廷在上海談判,結果北洋軍閥袁世凱趁勢要脅清帝退位,並取得政權。
川漢鐵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自四川成都修至湖北漢口的未成鐵路。清光緒年間由四川、湖北商人提議興辦,宣統時清廷欲收歸國有,商民蜂起反對,為清末川變的原因之一。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統三年(西元1911)三月二十九日,由黃興率領革命黨員百餘人襲擊兩廣總督衙門,然因事機敗露,起義失敗,黃興受傷走避,其餘殉難者約計有七十二人,合葬於廣州黃花岡,統稱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也稱為「七十二烈士」。
延吉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瀕海蘭河支流北岸。吉圖鐵路經此。舊為廳、府,清宣統元年中日圖們江界務條約訂定開為商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