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7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術工作。如電影的美工,就包括布景的設計,道具、服裝的設計和選擇等。
近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攝影片時,鏡頭包括個人自肩部以上的部分,有時也可能包括一些必要的道具或一部分布景。其目的是為了劇情、美學、或組合方面的需要,具有將特定事物予以特殊化的效果。
第三度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體感。舞臺藝術常以第三空間(三度空間)這個術語,表示舞臺的長度、寬(或高)度及深度所可形成的立體感覺。雕刻以三度物體表現;繪畫則以透視方法;舞臺及攝影棚則以布景,形成銀幕上縱深的立體感受。
轉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心部分可旋轉的舞臺。利用此種舞臺,可縮短換布景的時間。
趙伯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千里,南宋涿郡人,太祖七世孫,生卒年不詳。高宗時(西元1127~1162),官浙東兵馬鈐轄。擅畫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訓父子,筆法秀勁工致,布景周密,著色清麗,一改唐人濃郁之風。兼工花果、禽鳥、竹石、人物等,傳有江山秋色圖。
配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背景、布景
後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戲劇舞臺上後牆的布景
侗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侗族的戲劇。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區。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其表演形式最初僅兩人坐唱,後來發展為走唱,角色不多,舞臺動作簡單,一般不用布景,舞臺上僅置桌、凳等。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由男演員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調、哭板、仙腔及民歌調子,主要伴奏樂器為二胡、琵琶、鑼、鈴、鈸、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切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舞臺上使用的道具和布景。《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甚麼叫作賓白合套,切末排場,平日一概不會留過這番心。」也作「砌末」。
新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演員在舞臺布景、燈光配合下,運用動作、表情、對話等方式表演故事的藝術。也稱為「話劇」、「文明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