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暗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發出的兵器,如鏢、彈弓、袖箭等。元.楊訥《西游記》第四齣:「快去點門外弓兵,不用槍刀顯露,則將暗器潛行。」《水滸傳》第五六回:「時遷離了梁山泊,身邊藏了暗器、諸般行頭,在路迤𨓦來到東京,投個客店安下了。」
打彈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彈弓。《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有一個少年在那裡打彈子。」
送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送生命。《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響馬來時,只消小弟一張彈弓,叫他來得去不得,人人送命,一個不留!」
笠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竹皮、竹葉等編成,用來擋雨遮陽的帽子。唐.李白〈戲贈杜甫〉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頭戴一頂氈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彈弓一張,腳下黃牛皮靴。」
腰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舊時常掛在腰間,形狀略似今天的指揮刀。《水滸傳》第一二回:「帶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條朴刀。」《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蕭雲仙腰插彈弓,手拿腰刀,奮勇爭先,手起刀落,先殺了幾個番子。」
彈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拳術。相傳此拳出自河南潭家溝;一說為山東龍潭寺和尚所創。是北派拳術的一支流派。注重練腿,尤多彈射、彎曲、蹬、踢等動作;出腿時迅猛異常,有如彈弓激射而出,所以稱為「彈腿」。也作「潭腿」、「譚腿」。
來得去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時容易,要走就困難了。《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只消小弟一張彈弓,叫他來得去不得。」
箭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射手所穿的窄袖衣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又有同伴的一個人,五尺以上身材,六十外歲年紀,花白鬍鬚,頭戴一頂氈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彈弓一張,腳下黃牛皮靴。」
粘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頂端塗有黏劑,立在田野中捕鳥的竿子。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吹筒、粘竿,有諸般來擺設。」《水滸傳》第七回:「搶到五岳樓看時,見了數個人,拏著彈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欄干邊胡梯上。」
吹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捕捉蟲鳥的工具。類似觱篥。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吹筒粘竿有諸般來擺設。」《水滸傳》第七回:「搶到五岳樓看時,見了數個人,拏著彈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欄干邊胡梯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