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棄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涓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流輕塵。比喻微末、微小。《周書.卷四二.蕭撝傳》:「臣披款歸朝,十有六載,恩深海岳,報淺涓埃。」唐.杜甫〈野望〉詩:「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也稱為「涓塵」。
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隋書.卷六六.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也作「舍本事末」。
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以農業為本務,商賈為末業,故將經商稱為「逐末」。《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民心動搖,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錢。」後用以指不顧事物的根本而只追求枝節微末。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逐末之儔,蔑棄其本,雖讀千賦,愈惑體要。」
蚊虻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蚊蟲與虻蟲所能做的事。比喻微末的技能。語本《莊子.天下》:「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虻之勞者也。其於物也何庸。」
舍本問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戰國策.齊策四》:「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耶?」也作「舍本事末」。
欲蓋彌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欲蓋彌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的《春秋》,在魯昭公三十一年記載了一條史事:「冬,黑肱以濫來奔。」《左傳》對這條記載作了這樣的闡釋:魯昭公三十一年冬天,邾國人黑肱帶著濫城投奔魯國。按《春秋》的筆法,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和枝微末節的事情並不值得記載,這則史事會被記錄下來是因為關係到魯國的國土變動。君子說:「出名不可以不慎重,就像黑肱,雖然他帶著土地投奔魯國,是為了求生存而非求出名,但是被史書記錄下來,反而留下壞名聲。所以君子在行動時會想到禮,在做事時會想到義,不會為了利益違背禮,也不會作出不義的事後,才感到愧疚。有的人想追求名聲,《春秋》卻不加記載,有的人想要掩飾,反而被明白地記了下...
細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拘泥細微末節。《史記.卷九七.酈生傳》:「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
舍本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以農業為本,商賈為末流。舍本事末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商賈。亦用以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也作「逐末捨本」、「舍本問末」、「捨本逐末」、「損本逐末」。
舍本務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