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近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接近。《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出》:「貧女那賤人,……自家不因災禍,誰肯近傍你每。」《董西廂》卷二:「亂軍雖然眾,望見僧人忽地開。有若山中羊逢虎,恰如獸逢豺。弓弩如何近傍,鐵棒渾如遮箭牌。」
狼心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計殺害,虧路信報知逃脫,前後之事,細說一遍。王太聽了這話,連聲唾罵:「負心之賊!」……只見床底下忽地鑽出一個大漢,渾身結束,手持匕首,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嚇得李勉主僕魂不附體,一齊跪倒,口稱:「壯士饒命!」那人一把扶起李勉道:「不必慌張,自有話說。喒乃義士,平生專抱不平,要殺天下負心之人。適來1>房德假捏虛情,反說公誣陷,謀他性命,求喒來行刺;那知這賊子恁般2>狼心狗肺,負義忘恩!早是公說出前情,不然,險些誤殺了長者。」李勉連忙叩下頭去,道:「多感義士活命之恩。」那人扯住道:「莫謝莫謝,喒暫去便來。」即出庭中,聳身上屋,疾如飛鳥,頃刻不見。 〔注解〕 (1) 適來:剛才、方才。 (2)...
遮天蓋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掩蔽天空,阻隔日光的照射。形容氣勢浩大,體積龐大或為數極多。如:「忽地!一陣風沙遮天蓋日地席捲過來。」
一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立即、馬上。《金瓶梅》第五七回:「走到房中,倒在象牙床上,一忽地睡去了。」
喪膽銷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為恐懼害怕。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喪膽銷魂忽地驚。」《東周列國志》第四一回:「今日路當險處,遇此勁敵,那殘兵又都是個傷弓之鳥,誰人不喪膽銷魂。」也作「喪膽亡魂」。
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江下游一帶。《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這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回家,正趁著順風行走,忽地被一陣大風,直打向到岸邊去。」
驚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懼慌亂。《劉知遠諸宮調.第一》:「忽地心驚誑,見槐影之間,紫霧紅光。」
合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前俯撲。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忽地便喫了一個合撲地,那時節睜著眼怨他誰。」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寒森森凍的我還窯內,滴溜溜絆我個合撲地。」也作「可捕捕」、「可撲」、「阿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