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女情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情愛之心難以割捨。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八齣:「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到是反這兩句話的,故此擔閣了尊嫂。」《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誤把些使用氣力好勇鬥狠的,認作英雄,又把些調脂弄粉,斷袖餘桃的,認作兒女。所以一開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兒女情長。」也作「兒女情多」。
春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男女情愛的情景。如:「洩露春光」。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九齣:「(內侍)啟萬歲爺,楊娘娘到了。(生作呆科)呀,這春光漏泄,怎地開交?」
親離眾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信背離,眾人反叛。形容不得人心,處境孤立。唐.陸贄〈議汴州逐劉士寧事狀〉:「劉士寧昏荒暴慢,惡貫久盈,聖情愛人,久為含忍,親離眾叛,自取奔亡。」也作「眾叛親離」、「眾散親離」。
謫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官吏因罪被降官調職後,居住在被調任的地方。唐.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書仙人,偶以一念情愛,謫居人間二紀。」
兒女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間的情愛。《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小生罪該萬死!小生受老丈深恩,已為難報。今為兒女之情,一時不能自禁,猖狂至此。」
情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男女間的情愛之慾。《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及至聽了兩個媳婦這段話,知道這個兒子,不但能彀不為情慾所累,並且還能體貼出自己這番苦衷來,不禁喜出望外。」也作「情欲」。
情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指男女間的情愛之欲。《後漢書.卷四十八.翟酺傳》:「割情欲之歡,罷宴私之好。」《紅樓夢》第五回:「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也作「情慾」。
風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風明月。指眼前的閒適景色。《南史.卷六○.列傳.徐勉》:「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金.劉著〈鷓鴣天.雲照山城〉詞:「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2.男女歡愛的情事。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元來你全無那風流情思,也枉耽著一個風月的這名兒。」《紅樓夢》第一回:「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汙穢臭,荼毒筆墨,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
3.風流放蕩。宋.劉克莊〈哭孫秀蕃〉詩:「每歲鶯花要主盟,一生風月最關情。」《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自幼慣走花柳場中,為人風月。」
4.風情、姿色。《後水滸傳》第一九回:「及尋訪了去看,不是說他態度不好,便是嫌他少些風月。」
5.即風月場所,指勾欄、妓院等風化場所。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再不去賣笑追歡風月館,再不去迎新送舊翠紅鄉。」《金瓶梅》第一三回:「積年風月中走,甚麼事兒不知道。」
竹枝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是流行於四川一帶的曲調,唐時劉禹錫根據巴渝一帶民歌加以剪裁,後傳於世。形式多為七言絕句,用語通俗輕快,內容多為當地風俗或男女情愛。見《新唐書.卷一六八.劉禹錫傳》。今四川民間仍相當盛行。也稱為「巴渝詞」、「竹枝八辭」、「竹枝新辭」。
馮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是女性觀照,具有女性詩人特有的視野。透過一首台灣歌謠,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一種婉約的台灣女性對於情愛的暗示表現表露無遺。 這是馮青一系列〈台灣組曲〉中的一首詩,透過台灣歌謠原已承載的意涵,馮青的再詮釋豐富了原已飽滿的抒情。 她是一朵花,她是一個女人,她是一首歌。 襯托在歷史背景裡,即使是白色,也渲染出多種顏色。出眾的主角和另一種風情,白牡丹之令人讚嘆,經由歌的註腳,散發出來。這首詩裡,巧妙地將庭院角落吃著另一種時空的花露:現實的時空,以及歌聲歷史裡的時空的花露。而花露因而不只是自然的,而是歷史與文化的,更是社會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