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8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抱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別人不平的遭遇感到氣憤、憤慨,有抑強扶弱的意思。《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晁思才見得出殯甚是苟簡,棺木又甚是不堪,抱了不平,說道:『小二官也為了一場人,家裡也儘成個家事,連十來兩銀的棺材也買不起。』」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批判。他之所以這樣深切厭惡封建的倫理道德,主要固然由於他渴望能達成其對「仁-通」境界的追求,和極端憤慨當日清廷異族統治,所造成國亡無日的危機,可是與他個人少年時代曾受庶母虐待,及婚姻不美滿的不幸遭遇,頗有關聯。第三個則是頌揚西方國家的社會安全生活方式。他極力反對封建社會中「主靜」和「崇儉」的生活傳統,鼓吹推行西方國家的社會所盛行的「主動」「尚奢」風氣;提出「反靜儉而主動尚奢」的主張,進而又已「主動」和「尚奢」的社會風氣為條件,反對封建社會中的「節流」思想,而倡議以機器生產來「開源」,實際上就是要以西方國家的生產方式來代...
同工異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都該好好想想,幹嘛還訓示別人!」文中的國子先生即韓愈自稱,韓愈藉著別人的口吻,宣洩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原用以自嘲。後來「異曲同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來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後則用於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樣的功效。
鄭光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尤為妙絕。豈作脂弄粉語者,可得窺其堂廡哉!」劉大杰也表示,鄭光祖的曲詞,「表現出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憤慨,情感的真摯,意象的高遠,語言的俊朗,能與人物當時的心境相映襯。」
疾世憤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不合理的社會型態或風尚表示憤慨。如:「失意的人難免會有疾世憤俗之慨!」也作「忿世嫉俗」、「憤世嫉俗」。
群情激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群眾的情緒激動憤慨。如:「當年日本竄改歷史的事情傳開來,海內外中國人莫不群情激憤,同聲譴責。」
如之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握腕。形容憤慨已極。 (4) 切齒拊心:怨恨至牙齒切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心」。 (5) 自刎: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 (6) 太子: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強大,使荊軻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斬丹欲獻秦,秦復進兵,卒滅燕。亦稱為「燕太子丹」。〔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
公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共同的憤慨。《老殘遊記》第五回:「所以大家動了公憤,齊心齊意要破這一案。」《文明小史》第一回:「太尊媚外,永順縣察看礦苗;童子成軍,明倫堂大抒公憤。」
無可如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握腕。形容憤慨已極。 (4) 切齒拊心:怨恨至牙齒切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心」。 (5) 自刎: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 (6) 太子: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強大,使荊軻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斬丹欲獻秦,秦復進兵,卒滅燕。亦稱為「燕太子丹」。〔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
無如之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握腕。形容憤慨已極。 (4) 切齒拊心:怨恨至牙齒切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心」。 (5) 自刎: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 (6) 太子: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強大,使荊軻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斬丹欲獻秦,秦復進兵,卒滅燕。亦稱為「燕太子丹」。〔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