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重無藥可醫治。比喻事物已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如:「難道他真是壞到無可救藥了嗎?」也作「不可救藥」、「無藥可救」。
既往不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既往不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調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間調解、排除糾紛。《宋史.卷三三九.蘇轍傳.論曰》:「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調停。」《文明小史》第九回:「一面學老師,得著風聲,同了典史,找到幾個大紳士,託他們出來調停。」
2.安排、處理。宋.范成大〈滿江紅.寒谷春生〉詞:「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紅樓夢》第九回:「寶玉道:『你放心,到外頭我自己都會調停的。』」
頹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敗的形勢。如:「清末的自強、維新運動,依然無法挽救國家敗亡的頹勢。」「空喊口號而不能確切改革,對於挽回頹勢是沒有助益的。」
道德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俟後補足。老闆不為所動,堅持一次付現。海先生絕望離去,在第二天夜裏,他破窗潛入藥房,偷走了藥物,及時挽救妻子一命。你認為海先生這種作法對不對?顯然,以上這個故事所引出的問題,是沒有單一正確答案的;從不同的觀點將有不同的答案。柯爾伯格之所以採用此種兩難問題,其本意並不在於測驗受試回答得對或不對,而是在於了解受試者回答時所採取的不同觀點。由受試者回答的方式及其對自己所回答的解釋,從而認定受試者道德發展的程度。對海先生偷藥救妻的故事,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觀點來判斷海先生偷藥行為的對與錯。如果單純從“偷人家的東西”或“破壞人家的窗子...
拯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救濟、搶救、挽救、援救
東奔西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到處奔走,或為某種目的而四處活動。[例]他為了挽救瀕臨絕種的動物東奔西跑,到處演說,希望喚起各界的重視。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消耗殆盡。為了應付龐大的軍費,武帝又開納捐之例,定鹽鐵酒國營專賣,設均輸平準法,但諸多措施,仍無法挽救日漸頹敗的國勢。而以錢買爵,造成貪污風氣;重用酷吏,律令嚴苛,更使臣民刑獄甚濫,生活痛苦。徐樂亟思挽救國勢,便上書向武帝陳述治國之道,他特別強調地舉史事說明:「國家最大的憂患,在於土崩,而不在於瓦解。所謂的土崩,就是人民因為不堪暴政之苦,終於群起反抗。所謂的瓦解,就是政權內部的互相鬥爭。土崩將讓舊有的政權遭到推翻,建立新的政權;而瓦解只是造成人事的改變而已。」徐樂希望能惕勵武帝不可一味地窮兵黷武,更應該體諒人民的疾苦,使得人民能夠真正安居樂業,這樣一來,自然能夠威震天下,平服四夷。到了班固寫...
死馬當活馬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在絕望的情況下,仍盡力挽救。如:「就照你的方法做吧!到了這種地步,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不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重無藥可醫治。比喻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詩經.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贊曰》:「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謀,以濟斯難。」也作「無可救藥」、「無藥可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