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27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一種六弦撥弄樂器,與小提琴同源,由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時所發明的五弦吉他演變而來。因為簡單易學,頗受年輕人的喜愛。§英guitar[例]他在閒暇時,喜歡拿著吉他自彈自唱。 △六弦琴 ◎
弦樂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以弦振動而發出聲音的樂器之總稱。為英語string instrument的意譯。分有彈弦、擊弦、撥弦、弓弦等種類,此類樂器多有共鳴箱以增加響度。如鋼琴、揚琴、吉他、豎琴、琵琶、提琴、胡琴等。
豐子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子愷的日語是向兩位曾留日的老師──李叔同、夏丏尊學習的。他在東京做短期進修。4個月後,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 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迫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平日在教學之餘,開始從事英、日...
胡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弦樂器:(1)古代漢人稱域外民族為「胡」,因而泛指從域外傳過來的琴稱之為胡琴。以木、竹、椰殼等為筒,筒上蒙蛇皮或木板,筒設桿柄,柄端穿一橫孔,再以二軸貫穿,由軸至筒,主要為兩弦,另用竹弓張馬尾置於兩弦之間,摩擦發聲。音色優美,應用甚廣,種類亦多。(2)現今泛指中國民族樂器中,以弓弦磨擦琴絃,使之振動以發出聲音的拉弦樂器。包括傳統的二胡(又稱南胡)、板胡、京胡、粵胡、四胡、墜胡、椰胡等,以及近現代配合民族樂團的出現所改良發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也稱為「提琴」。
乳水交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彼此關係緊密,投合無間。如:「他倆鋼琴和小提琴的合奏,已達乳水交融的境界。」也作「水乳交融」、「水乳之契」。
獨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由單一樂器演奏,如鋼琴、小提琴等,另亦可配合其他樂器伴奏演出。
楊佳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大小尺度的運用,視覺上可以看見一幅幅夏卡爾的愛情飄進米羅的星空,豐富而迭宕的音響則時而發散杜普蕾大提琴的熱情,時而遞送阿格麗希彈奏舒曼時的清亮。色彩與音聲的飽滿幾乎已成為讀佳嫻的詩作時,必然領受的禮物。然而,我以為蘊藏在她浩瀚情詩中的更大特色,恐怕還在於愛情與詩及知識的一體性。於她,知識與典故仍然是連結愛情與詩性的秘密通道。……  她自承受魯迅、張愛玲、楊牧等前輩作家影響。其詩作被認為能揉合古典與新銳的意象。責任編輯:張嘉倫
布洛克(Alexander Blo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大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資料來源4 相關連結5 責任編輯 生平(1987年10月29日-1997年5月18日),台灣屏東縣東港鎮人,出生於台北市,生前發表過許多詩作,五歲時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已能朗朗上口,並會演奏小提琴。後因惡性橫紋肌癌去世。其父周進華以其子之名成立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以完成周大觀「熱愛生命、快樂生活」的遺志。[1]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抗癌小詩人-周大觀小檔案 著作《我還有一隻腳》 資料來源[2]維基百科-周大觀 相關連結[3]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責任編輯10970221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