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纂改文字。古人用黃紙寫字時,常以雌黃塗抹錯誤之處再改易。其作用猶今之修正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積重難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與「返」通。即「積重難返」。見「積重難返」條。01.明.張居正〈陳六事疏〉:「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源) 
顛簸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論真確,不能改易。《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這科名一路,兩句千古顛簸不破的話,叫作『窗下休言命,場中莫論文』。」也作「顛撲不破」、「顛撲不碎」。
王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政見的奏議。如《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批評北宋中葉整個官僚政治制度的腐敗現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張“改易更革”﹔《本朝百年無事劄子》系統地闡述仁宗在位41年間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勸勉神宗革除“因循末俗之弊”。這類文章具有組織嚴密﹐析理精微﹐措詞大膽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語氣誠敬乾脆而又富於鼓動性等特點。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洋洋萬言﹐體大思精﹐近人梁啟超以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惟賈誼《陳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荊公》第21章)。是針砭現實的雜文。如《原過》﹑《使醫》﹐短小精悍﹐巧於用比﹔《興賢》﹑《委任》﹐從正反兩面...
定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運命為天所定,不能改易。《文選.劉孝標.辯命論》:「將榮悴有定數,天命有至極。」《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
許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像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諸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卋,改易諸體。封於泰山者七有二代,靡有同焉。建元元年(121年),書成。收單字九千三百五十有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有三,分於五百四十部。病中之時,遣子沖獻書於帝。卒,葬郾城縣姬石鄉許莊村東。墓髙十有五尺,徑四十有八尺。鄉人曰:“日動一釐,夜長三尺。”謬也,豈有自拔之塚。《後漢書》讚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塗分流別,專門並興。精疏殊會,通閡相征。千載不作,淵源誰澂。”至清,歲以仲月後丁之日,縣令、學官到許夫子墓前致祭,行一跪三叩...
字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字句。《三國演義》第五九回:「丞相親筆作一書,單與韓遂,中間朦朧字樣,於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每常見前輩批語,有些風花雪月的字樣。」
要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重要的部分或形勢險要的地方。漢.賈誼〈過秦論〉:「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三國演義》第五九回:「中間朦朧字樣,於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然後封送與韓遂,故意使馬超知之。」
不易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精至當,不可改易的言論。如:「持家以儉,實為理家的不易之論。」
極重難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積重難返」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張居正〈陳六事疏〉(據《張居正集.卷一.奏疏一》引恭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既以立矣。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1>不振之漸2>,有積重難反之幾3>,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謹就今之所宜者,條為六事,開款上請,用備聖明採擇。 〔注解〕 (1) 頹靡:衰敗;委靡。 (2) 漸:音ㄐ|ㄢ,影響;慢慢感染。 (3) 幾:音ㄐ|,細微的預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