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6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走心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心思、動腦筋。《官場現形記》第七回:「回省之後,有幾個會走心經的候補老爺們,一個個上條陳,講商務。」
痛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力的讚美、稱許。《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等到條陳上了上去,立時請見,敘了一番舊,又痛贊他籌畫周詳,到底是個公事老手,竭力留他在署中辦事。」
政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制、法規。漢.荀悅《前漢紀.卷五.惠帝紀》:「其或犯逾之者,則繩以政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那苟觀察前兩年上了一條陳給制臺,是講理財的政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