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8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爭風吃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爭奪同一對象歡心而心生嫉妒,以致發生爭執。多用於情愛關係。後泛指相互嫉妒,明爭暗鬥。[例]好朋友因爭風吃醋而反目成仇,那可是划不來的。
品格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過程。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不難發現,孩子會想透過「你一個、我一個、他一個……」來博取身邊大人的歡心及讚賞。孩子也漸漸想和大家一起擁有,大家一起從事共同的活動,例如,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會希望大家一起吃飯、你陪我一起玩玩具等。這些看似最基本的分享,其實都是孩子心智成熟、慢慢脫離自我中心時期的表徵。相對來看,分享的過程要思考、要判斷他人的內心想法,並降低心中的欲望,會分享的孩子比不會分享的孩子,在團體中的受歡迎程度高很多,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就感及與他人互動的動機。引述自---親子天下雜誌http://www.parent...
敬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敬的心意。如:「聊表敬意」。《漢書.卷二二.禮樂志》:「蓋嘉其敬意而不及其財賄,美其歡心而不流其聲音。」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見「怒髮衝冠」。 (6)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神差鬼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據《元曲選》引)孩兒,你也合把眼睜開,卻把誰家屍首與我背將來。也不是提魚穿柳歡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雖然道死是他命該,你為甚無妨礙。〔王三云〕孩兒知道沒事,是包爺爺分付,教我背出來的。〔正旦唱〕常言道老實的終須在,把錯抬的尸首,你與我土內藏埋。
積薪居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人,因此一直無法高升。反觀其他大臣,像公孫弘、張湯等人,原本是位在汲黯之下的小官,但因懂得討皇帝的歡心,仕途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丞相、御史大夫,官位超越了他。汲黯因此心理很不平衡,見到武帝就說:「皇上您用人有如堆柴薪,後來的反而在上面。」抱怨武帝用人沒有先後次序。後來「後來居上」被用來形容後來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領先者。
乞憐搖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狗搖著尾巴,以討主人歡心。後形容人有所請求,卑躬屈膝向人討好之態。明.汪錂《春蕪記》第一一齣:「你無知小輩,胡言亂語,休在人前乞憐搖尾!」也作「搖尾乞憐」。
橫行無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意非為,無所顧忌。《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自為大將,橫行無忌.朝廷無人敢言。」《隋唐演義》第七五回:「他倚了夫家之勢,又會諂媚太后,得其歡心,因便驕奢淫佚,與太平公主一樣的橫行無忌。」
完歸趙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見「怒髮衝冠」。 (6) 布衣之交:平民之間相互的交往。 (7) 驩:音ㄏㄨㄢ,通「歡」,歡心、友好。 (8) 齋戒:在祭祀或舉行重要典禮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夫妻不同房,嚴守戒律,以示虔誠莊敬。 (9) 倨:音ㄐㄩˋ,傲慢無禮。 (10) 睨:音ㄋ|ˋ,斜著眼睛看。 (11) 有司:官員。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猴子扮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違反本心刻意去奉承、討好他人。如:「他常猴子扮戲,為的只是討大家歡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