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熟或冷水冷食之類的食物。晉.王獻之〈雜帖〉:「妄近生冷,體氣頓至此。」《官話指南.卷三.使令通話》:「那麵子藥,叫分三回吃,務必要臨睡的時候吃纔好,還說叫忌生冷。」
不暇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接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記載漢至東晉間的軼事瑣語。其中有一篇描述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對浙江會稽山一帶優美風景的讚美。王氏說:「從北邊的山陰縣出發,一路上群山層疊,雲霧繚繞,松柏挺立,潭湖清澈,又有瀑布傾瀉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讓人無法一一觀賞。」後來「應接不暇」就被用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亦用於比喻事情繁忙,難以應付。
應接無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接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記載漢至東晉間的軼事瑣語。其中有一篇描述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對浙江會稽山一帶優美風景的讚美。王氏說:「從北邊的山陰縣出發,一路上群山層疊,雲霧繚繞,松柏挺立,潭湖清澈,又有瀑布傾瀉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讓人無法一一觀賞。」後來「應接不暇」就被用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亦用於比喻事情繁忙,難以應付。
寶晉齋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匯刻叢帖,十卷。北宋米芾獲得晉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獻之《十二月帖》及謝安《八月五日帖》墨跡,因而名其齋為「寶晉」。崇寧三年(西元1104)米芾擔任無為軍知州(今安徽無為)時,曾將三種書法刻於石上,後遭兵火損壞,幸經無為守葛祐之翻刻,而與殘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無為通判時,又重行摹刻,並增入家藏《晉帖》及米芾書多種。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標題為「寶晉齋法帖」。今傳本已非原面目了。
稟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先天的體質。晉.王獻之〈雜帖〉:「薄冷,足下沉痼已經歲日,豈宜觸此寒耶處?人生稟氣,各有攸處,想示消息。」
十三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著名的小楷法帖。晉王獻之書洛神賦殘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飛」字止,共十三行,故稱為「十三行」。據元趙孟頫《松雪齋集》所載,墨跡有兩本:一為晉時用麻箋所書,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賈似道再得四行,最後為趙孟頫所得。一為唐人用硬黃紙所書,後有柳公權跋兩行,世稱為「柳跋十三行」。
入石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更:改。 (4) 祝版:古代祭祀所使用,寫有祭文的木版。〔參考資料〕 唐.李冗《獨異志.卷上》王獻之常為寫〈祭晉元帝廟祝文〉版,墨入木,深八分。
桃葉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王獻之為愛妾桃葉所作的歌曲。《樂府詩集.卷四五.清商曲辭二.無名氏.桃葉歌三首》引《古今樂錄》:「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於篤愛,所以歌之。」
偷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偷。《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唐.韓偓〈荔枝〉詩三首之一:「漢武碧桃爭比得,枉令方朔號偷兒。」
羊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70~442)字敬元,南朝宋書法家,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人。官至中散大夫、義興太守。親受王獻之傳授書法。梁沈約稱其善於隸書,獻之之後,可以獨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