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4.56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配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由配子體的生殖細胞,而由營養細胞直接發育成孢子體的生殖現象,並不經由雌雄配子體的結合,故稱之。
孤雌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的卵不經受精便能單獨發育成新個體的繁殖方法。通常發生在較低等的生物,如蚜蟲、黃瓜等。
接合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性生殖法。是兩生物體互相接合後,再行分裂繁殖的方法。
生殖細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殖細胞是指生物在進行有性生殖前,經由減數分裂產生的細胞總稱,例如:精子與卵子。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數量為體細胞染色體中數量的一半而且不成對,例如: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數量為46條(23對),人類精子與卵子中的染色體數量為23條。
生殖毒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來化合物及其他環境因素對生殖過程的毒性作用,表現為不育、自然流產、死胎、畸胎或其他先天缺陷等。外來化合物可通過下列作用損害生殖過程:1.親性腺作用-作用於性腺及其調節系統,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性腺成熟過程,影響生殖細胞的增殖及成熟,導致生殖細胞數量減少、功能減退及突變。2.親胚胎作用-影響胚胎及其發育(參見『胚胎毒性』)。3.親胎盤作用-改變胎盤血流量,干擾胎盤功能。4.對全身的毒性,間接地影響生殖過程。
生殖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殖行為是指動物進行有性生殖時,包含求偶、交配、孵卵或懷孕和育幼等各種行為表現。 動物通過生殖行為可以確保物種的延續,將其基因轉輸給下一代。
人工生殖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生殖試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測外來化合物生殖毒性的試驗方法。有1代和2代生殖試驗、2代和3代生殖試驗結合致畸胎試驗、三段生殖試驗等。2代生殖試驗實驗動物可用大鼠和小鼠,設3個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高劑量組應不嚴重損害動物的生育功能,且無嚴重全身毒性。染毒途徑應是人可能接觸的途徑。每組至少有20個有生育能力的雄鼠和能產生20窩的雌鼠。實驗時間安排為:以親代(P)出生開始,第8週雄性和雌性P開始染毒;第16週P交配;第19-22週子1代(F1)出生,第19週雄性P停止染毒並處死;第22-25週雌性P停止染毒並處死、F1離乳並開始染毒;第33-36週F1交配,第36週雄性F1停止染毒並處死;第36-39週子2代(F2)出生...
生殖腺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睪丸與卵巢等生殖腺之照射劑量。在遺傳學上為一極重要的問題。
生殖毒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理學的重要分支。研究外來化合物及其他因素對生殖過程的各階段(即生殖細胞的發育和成熟、交配、受精、受精卵著床、胚胎形成和發育、分娩)的毒性作用、機轉及其對後代的影響,並為防止這些外來化合物及其他因素對人類生殖功能的潛在危害提供依據。(參見『生殖毒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