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及闡釋注解的文字合稱為「注」。唐.韓愈〈冬薦官殷侑狀〉:「前件官兼通三傳,傍習諸經,注之外,自有所得。」宋.邢昺〈孝經注序〉:「奧旨微言,已備解乎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忽缺失。《三國演義》第一六回:「玄德恐有失,急鳴金收軍入城。」《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苗鎮臺失了海防,被撫臺參拿了。」
2.遠不相晤面。《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從學生進京後,彼此就失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導水流。如:「通河渠」。
2.調解雙方的爭執。如:「通糾紛」。
3.通達。《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靜淵以有謀,通而知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至始於皇勒岳,政暴而文澤,亦有通之美焉。」
志大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七○.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意廣,迄無成功。」指志向遠大,而才能闊不實在。宋.蘇軾〈揚州謝到任表〉:「志大才,信天命而自遂。」也作「志大才短」、「志廣才」、「才志大」、「材志大」。
才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學問淺薄。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五齣:「你讀書思量做狀元,我只怕你學才淺。」也作「學淺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通壅塞的河道。《宋史.卷二四九.王溥傳》:「導之,遂通舟楫,郡無水患。」《三國演義》第八○回:「大禹有導之績,而重華禪以帝位。」
2.通勸導。《後漢書.卷四.孝和帝紀》:「刺史、二千石其隨宜導。」
褐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粗布衣,吃粗糙的食物。比喻生活清苦。《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食不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忽遺漏。《南齊書.卷四二.王晏傳》:「而晏每以漏被上呵責,連稱疾久之。」《舊唐書.卷七九.李淳風傳》:「今靈臺候儀,是魏代遺範,觀其制度,漏實多。」
2.漏水。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天陰雨,有些漏麼?」
離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體與日常生活、環境、團體或文化互動時,自覺無意義感、無能為力感、社會孤立感、自我分離感等複雜的心理狀態,稱為「離感」。
遠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緣及親戚關係的厚薄濃淡。《紅樓夢》第五回:「視姊妹弟兄皆出一意,並無親遠近之別。」